[实用新型]一种氰化贫液回收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2135.5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4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黄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22B7/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氰化贫液回收处理系统,它是由砂滤罐、保安过滤器、纳滤膜处理器、臭氧氧化槽、混凝搅拌槽、沉淀池和回水池构成,臭氧氧化槽底部设有臭氧曝气管、臭氧曝气支管和臭氧微孔曝气器,混凝搅拌槽内设有凝聚剂加药管和絮凝剂加药管,沉淀池为斜板式沉淀池。本实用新型采用纳滤膜对氰化贫液进行浓缩处理,截留二价及以上离子、大分子物质,然后通过臭氧氧化和混凝沉淀对浓缩液中的络合物、大分子物质进行氧化降解,对浓缩液中的有价金属进行回收,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废水处理效果好、处理效率高、可实现有价金属的回收和氰化贫液的循环利用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氰化 回收 处理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氰化贫液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是由砂滤罐(1)、保安过滤器(2)、纳滤膜处理器(3)、臭氧氧化槽(4)、混凝搅拌槽(5)、沉淀池(6)和回水池(7)构成,其中砂滤罐(1)为圆柱体结构,砂滤罐(1)侧身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设有砂滤罐进水管(11)和砂滤罐出水管(12),砂滤罐出水管(12)与保安过滤器进水管(21)相连,在砂滤罐(1)的内部设有滤料(13);保安过滤器(2)为圆台状结构,保安过滤器(2)侧身上部对立设有保安过滤器进水管(21)和保安过滤器出水管(22),保安过滤器出水管(22)与反渗透进水管(31)相连,保安过滤器(2)内部设有滤芯(23);纳滤膜处理器(3)为一级或多级纳滤膜处理装置,在纳滤膜处理器(3)的两侧分别设有纳滤膜进水管(31)、纳滤膜纯水出水管(32)和纳滤膜浓缩水出水管(33),纳滤膜纯水出水管(32)与回水池进水管(71)相连,纳滤膜浓缩水出水管(33)与臭氧氧化槽进水管(41)相连;臭氧氧化槽(4)外壳为圆槽形,上面采用半球形封头密封,臭氧氧化槽(4)的侧身下方设有臭氧氧化槽进水管(41),臭氧氧化槽(4)的侧身上方设有臭氧氧化槽出水管(42),臭氧氧化槽出水管(42)与混凝搅拌槽进水管(51)相连,臭氧氧化槽(4)内的底部设有臭氧曝气系统;混凝搅拌槽(5)侧身上下方分别设有混凝搅拌槽进水管(51)和混凝搅拌槽出水管(52),混凝搅拌槽出水管(52)与沉淀池进水管(61)相连,混凝搅拌槽(5)上方设有凝聚剂加药管(53)和絮凝剂加药管(54),混凝搅拌槽(5)内部设有搅拌装置;沉淀池(6)为斜板式沉淀池,沉淀池(6)上部中心位置设有沉淀池进水管(61),周边设有沉淀池溢流堰(62)和沉淀池溢流槽(63),沉淀池溢流槽(63)底部设有沉淀池出水管(64),沉淀池(6)内部设有斜板(65);回水池(7)为系统反应后的集水池,回水池(7)内分别设有回水池进水管(71)和回水池抽水管(72),回水池进水管(71)与沉淀池出水管(64)、纳滤膜纯水出水管(32)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黄金研究院,未经长春黄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74213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机陶瓷微滤膜与电渗析集成装置
- 下一篇:餐厨垃圾快速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