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阀芯双自由度的二维力反馈式电液伺服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8801.6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6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孟彬;申屠胜男;陈烜;阮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基于阀芯双自由度的二维力反馈式电液伺服阀,包括斜翼式力矩马达和液压放大机构;斜翼式力矩马达的衔铁由水平设置的中心轴和两侧翼面构成,两侧翼面、上轭铁和下轭铁的左右极靴表面呈以垂直轴为中心轴的180°阵列特征,两侧翼面平行地插入到上轭铁和下轭铁的极靴表面之间,形成四个高度相同的工作气隙;斜翼式力矩马达连接到阀体的一端,所述的衔铁的中心轴与阀芯的中心轴位于同一直线上。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阀芯双 自由度 二维 反馈 式电液 伺服 | ||
【主权项】:
基于阀芯双自由度的二维力反馈式电液伺服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斜翼式力矩马达和液压放大机构;斜翼式力矩马达由上轭铁(16)、下轭铁(22)、衔铁(19)、第一永磁体(29)、第二永磁体(30)、第一弹簧杆(17)、第二弹簧杆(31)、第一线圈(18)、第二线圈(21)组成;上轭铁(16)、下轭铁(22)及衔铁(19)均为导磁体;第一永磁体(29)、第二永磁体(30)分别对称放置于上轭铁和下轭铁外侧,用来提供极化磁势;第一线圈(18)、第二线圈(21)分别对称缠绕于上轭铁和下轭铁内侧,用来提供控制磁势;第一弹簧杆(17)、第二弹簧杆(31)作为弹性元件分别穿进衔铁(19)上下脊面的两个小孔并与其固连,其球头端则分别可活动地插入上轭铁(16)和下轭铁(22)的球窝中,衔铁(19)直接和阀芯(27)固连并由此被保持在马达的中位;衔铁(19)由水平设置的中心轴和两侧翼面构成,两侧翼面、上轭铁(16)和下轭铁(22)的极靴表面与水平面之间有倾斜角,以垂直于水平面、竖直向上的轴为Z轴,左右翼面呈以Z轴为中心轴的180°阵列特征,其中左翼面围绕Z轴旋转180°后,刚好和右翼面重合;上轭铁(16)和下轭铁(22)的左右极靴表面也是呈以Z轴为中心轴的180°阵列特征;左翼面插入到上轭铁(16)和下轭铁(22)的左极靴表面之间,三者相互平行并形成左上工作气隙和左下工作气隙;右翼面插入到上轭铁(16)和下轭铁(22)的右极靴表面之间,三者相互平行并形成右上工作气隙和右下工作气隙;四个工作气隙的高度相同;液压放大部分包括阀芯(27)、阀套(11)、阀体(6)、后盖板(1)、右塞环(25)、同心环(13)、堵头(3);阀芯(27)与阀套(11)、后盖板(1)配合构成左敏感腔h,靠近左敏感腔h的阀芯(27)左端台肩表面上开设有两对轴对称的高低压槽a和b,阀杆上还开有过流孔c和d,高压槽a、过流孔c和过流孔d通过开设于阀芯内部的过流通道相连接,低压槽b则直接和回油口连接;阀芯(27)装于阀套(11)中,阀套(11)和阀体(6)之间通过O型密封圈密封;阀芯(27)上装有同心环(13)和右塞环(25)以保证阀芯(27)、阀套(11)和阀体(6)之间的定位;阀套(11)的内表面上开设有一对轴对称的直槽感受通道f,感受通道的一端和敏感腔h相通,另一端与高低压槽a和b构成阻力半桥,阻力半桥通过感受通道f控制敏感腔h内的压力;所述的斜翼式力矩马达连接到阀体(6)的一端,所述的衔铁(19)的中心轴与阀芯(27)的中心轴位于同一直线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74880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轮中轴及具有该中轴的转轮
- 下一篇:可伸缩式排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