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熔融纺丝用的环吹风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5730.0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6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秦加明;杜祎新;孙岩;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088 | 分类号: | D01D5/088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熔融纺丝用的环吹风冷却装置,属于合成纤维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供风机构,与供风机管路连接;导风机构,包括导风筒连接管、导风筒、稳压筒和匀风环;纺丝冷却筒,其下部与导风筒的上部连接,在纺丝冷却筒的内侧构成风压室;特点:还包括一导风筒升降机构,其设在作业平台上且与供风机构连接;风道腔包括上分隔风道、中间分隔风道和下分隔风道,上分隔风道的上分隔风道出风口、中间分隔风道的中间分隔风道出风口以及下分隔风道的下分隔风道出风口围绕风道腔的圆周方向所占的弧长各为三分之一。保障风道腔的周向风速均匀与稳定,简化结构且减少对风道腔的空间占用;方便设备检护人员操作,提高作业效率且减轻作业强度。 | ||
搜索关键词: | 熔融 纺丝 吹风 冷却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熔融纺丝用的环吹风冷却装置,包括一供风机构(1),该供风机构(1)设置在一腾空于地坪的作业平台(2)上,并且该供风机构(1)在使用状态下与供风机管路连接;一导风机构(3),该导风机构(3)包括导风筒连接管(31)、导风筒(32)、稳压筒(33)和匀风环(34),导风筒连接管(31)朝向导风筒(32)的一端与导风筒(32)固定,而朝向所述供风机构(1)的一端与供风机构(1)连接,并且该导风筒连接管(31)的导风筒连接管腔(311)与供风机构(1)相通,稳压筒(33)位于导风筒(32)内,该稳压筒(33)具有一稳压筒腔(331),并且该稳压筒(33)的外壁与导风筒(32)的内壁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与导风筒连接管腔(311)相通的风道腔(35),匀风环(34)在对应于风道腔(35)的上部的位置设置在导风筒(32)与稳压筒(33)之间;一纺丝冷却筒(4),该纺丝冷却筒(4)与设置在顶架(5)上的并且配有喷丝板(61)的喷丝头(6)相配合,而纺丝冷却筒(4)的下部与所述导风筒(32)的上部连接,并且在该纺丝冷却筒(4)的内侧围绕纺丝冷却筒(4)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风压室(41),在该风压室(41)的风压室内壁上以密集状态开设有用于将风压室(41)与纺丝冷却筒(4)的纺丝冷却筒腔(42)相通的风压室通气孔(411),风压室(41)的顶部封闭,而底部形成敞口,藉由该敞口构成为风压室进风口(412),所述的风道腔(35)与该风压室进风口(412)相对应,并且所述的匀风环(34)同样与风压室进风口(412)相对应,所述的稳压筒腔(331)与所述纺丝冷却筒腔(42)相对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用于将所述的导风筒(32)连同所述的纺丝冷却筒(4)升降的导风筒升降机构(7),该导风筒升降机构(7)设置在所述的作业平台(2)上并且与所述的供风机构(1)连接;所述的风道腔(35)包括上分隔风道(353)、中间分隔风道(354)和下分隔风道(355),上分隔风道(353)由位于风道腔(35)内的并且伸展至所述导风筒连接管腔(311)内的上风道隔板(351)围隔构成,而中间分隔风道(354)和下分隔风道(355)由同样位于风道腔(35)内的并且同样伸展到所述导风筒连接管腔(311)内的中间风道隔板(352)围隔构成,并且上分隔风道(353)的上分隔风道出风口(3531)、中间分隔风道(354)的中间分隔风道出风口(3541)以及下分隔风道(355)的下分隔风道出风口(3551)围绕风道腔(35)的圆周方向所占的弧长各为三分之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76573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并入氨纶丝的并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便进出料的生茧高效蒸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