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富集含钒溶液中钒的离子交换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3494.7 | 申请日: | 2015-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6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一敏;胡鹏程;刘涛;黄晶;陈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47/02 | 分类号: | B01J47/02;B01J49/00;B01J47/06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8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富集含钒溶液中钒的离子交换柱。其技术方案为:离子交换柱壳体(15)内设有离子交换柱本体(14),离子交换柱本体(14)的底部设有过滤网(8),过滤网(8)上装有离子交换树脂(6)。离子交换柱壳体(15)的两侧设有第一超声波换能器(5)和第二超声波换能器(17),底部设有第三超声波换能器(9),外壁装有无级调频超声波发生器(7)。进液管(1)、反洗水出水管(3)、排料管(12)和水管(10)均与离子交换柱本体(14)的相通。冷凝水进水管(18)和冷凝水出水管(20)与管状腔体(19)的下部和上部对应相通。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不易堵塞、使用寿命长和能缩短离子交换吸附和解吸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集 溶液 离子交换 | ||
【主权项】:
一种富集含钒溶液中钒的离子交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交换柱包括离子交换柱壳体(15)、离子交换柱本体(14)、离子交换树脂(6)、过滤网(8)、第一超声波换能器(5)、第二超声波换能器(17)、第三超声波换能器(9)和无级调频超声波发生器(7);离子交换柱壳体(15)内同中心线地设有离子交换柱本体(14),离子交换柱本体(14)为圆筒状,离子交换柱本体(14)的高度与内径比为2:1~15:1,离子交换柱壳体(15)的内直径与离子交换柱本体(14)的外直径之差为离子交换柱本体(14)外直径的1/16~1/12;在靠近离子交换柱本体(14)的底部处固定有过滤网(8),在过滤网(8)上填充有离子交换树脂(6),离子交换树脂(6)的填充率为60~75%;离子交换柱壳体(15)外壁的左侧沿铅垂线均匀地设有1~4个第一超声波换能器(5),离子交换柱壳体(15)外壁的右侧沿铅垂线均匀地设有1~4个第二超声波换能器(17),1~4个第二超声波换能器(17)和1~4个第一超声波换能器(5)在左侧的垂直面或右侧的垂直面的投影位置是:1~4个第二超声波换能器(17)和1~4个第一超声波换能器(5)相互错开布置,任一个第二超声波换能器(17)和相邻的第一超声波换能器(5)间的距离相等;离子交换柱壳体(15)的底部中心位置处装有1个第三超声波换能器(9);离子交换柱壳体(15)外壁的下部装有无级调频超声波发生器(7),无级调频超声波发生器(7)通过电源线(16)与第一超声波换能器(5)、第二超声波换能器(17)和第三超声波换能器(9)连接;进液管(1)的一端与离子交换柱本体(14)的上部空腔相通,进液管(1)的另一端与可调速计量泵(2)的出水口相通;反洗水出水管(3)的一端通过离子交换柱壳体(15)与离子交换柱本体(14)的上部空腔相通,反洗水出水管(3)的另一端与反洗水控制阀(4)的进水口相通,在离子交换柱本体(14)内壁的反洗水出水管(3)的管口与离子交换柱本体(14)上端的距离为离子交换柱本体(14)高度的1/15~1/10;排料管(12)的一端穿过离子交换柱壳体(15)与离子交换柱本体(14)的下部空腔相通,排料管(12)的另一端与排料控制阀(13)的进料口相通,排料管(12)的管口紧靠过滤网(8)的上平面;水管(10)的一端与离子交换柱本体(14)的底部空腔相通,水管(10)的另一端与可调速电磁阀(11)相通;离子交换柱壳体(15)和离子交换柱本体(14)间构成管状腔体(19),冷凝水进水管(18)与所述管状腔体(19)的下部相通,冷凝水出水管(20)与所述管状腔体(19)的上部相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77349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清洁超净工作台
- 下一篇:激光辅助式八木天线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