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富乙炔火炬气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68031.9 | 申请日: | 2015-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3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范帆;吴红英;朱探;庞宗占;杨卫中;于槟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A62C4/0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莫丹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富乙炔火炬气的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事故排放系统和小量排放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燃料气和氮气互为备用的吹扫系统,保证火炬系统排放管网微正压;针对乙炔气体特性,合理设置阻火器,当万一发生回火时,阻火器能够有效地阻火;设置氧含量分析仪能够在线实时监测火炬筒体顶部氧气含量,从根本上降低排放气发生爆燃、回火的可能性;火炬筒体底部设置排污系统,由于乙炔燃烧极易产生炭黑,炭黑混合蒸汽凝液落入火炬筒体底部,将该污水自动排出,防止含炭黑污水堵塞阻火器,造成憋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乙炔 火炬 处理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适用于富乙炔火炬气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事故排放系统和小量排放系统;所述的事故排放系统包括排放管网一(1),富乙炔气事故气进入排放管网一(1),排放管网一(1)通过管路与水封罐一(2)入口相连,水封罐一(2)出口通过管路与火炬筒体一(4)入口相连;在水封罐一(2)出口与火炬筒体一(4)入口相连的管路上还设有阻火器一(3);火炬筒体一(4)顶部为火炬头一(6),火炬头一(6)附近设置氧含量分析仪(5),火炬头一(6)附近处还设置点火系统(9);新鲜水进入新鲜水补水系统一(12),新鲜水补水系统一(12)通过管路连接水封罐一(2)入口,以进行补水;燃料气一路进入点火系统(9),一路作为吹扫密封气进入燃料气吹扫系统一(7),燃料气吹扫系统一(7)通过管路连接水封罐一(2)出口与火炬筒体一(4)入口相连的管路;作为备用吹扫气源的氮气进入氮气吹扫系统一(8),氮气吹扫系统一(8)通过管路连接水封罐一(2)出口与火炬筒体一(4)入口相连的管路;火炬筒体一(4)底部内设置污水回流系统一(11),污水回流系统一(11)通过管路连接水封罐一(2)入口;水封罐一(2)底部出口通过管路连接污水系统;所述的小量排放系统包括排放管网二(1’),富乙炔气小量进入排放管网二(1’),排放管网二(1’)通过管路与水封罐二(2’)入口相连,水封罐二(2’)出口通过管路与火炬筒体二(4’)入口相连;在水封罐二(2’)出口与火炬筒体二(4’)入口相连的管路上还设有阻火器二(3’);火炬筒体二(4’)顶部为火炬头二(6’),火炬头二(6’)临近点火系统(9);新鲜水进入新鲜水补水系统二(12’),新鲜水补水系统二(12’)通过管路连接水封罐二(2’)入口,以进行补水;燃料气作为吹扫密封气进入燃料气吹扫系统二(7’),燃料气吹扫系统二(7’)通过管路连接水封罐二(2’)出口与火炬筒体二(4’)入口相连的管路;作为备用吹扫气源的氮气进入氮气吹扫系统二(8’),氮气吹扫系统二(8’)通过管路连接水封罐二(2’)出口与火炬筒体二(4’)入口相连的管路;火炬筒体二(4’)底部内设置污水回流系统二(11’),污水回流系统二(11’)通过管路连接水封罐二(2’)入口;水封罐二(2’)底部出口通过管路连接污水系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86803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塔式锅炉往复炉排侧密封和支撑装置
- 下一篇:垃圾无烟焚烧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