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柴油机后处理系统再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4636.5 | 申请日: | 2015-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7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胡帅;李杰;马标;刘芯娟;邹凯;高延新;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27 | 分类号: | F01N3/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周放;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柴油机后处理系统再生装置,其中,包括:用于容置颗粒氧化催化器的炉体,炉体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加热电阻丝;进气管,进气管的第一端为空气进入端,进气管的第二端与炉体相通;出气管,出气管的第一端为空气排出端,出气管的第二端与炉体相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柴油机后处理系统再生装置通过将颗粒氧化催化器固定在炉体内,通过进气管向炉体内通入空气,在加热电阻丝的作用下,加热炉体内的空气,从而对颗粒氧化催化器进行加热再生,最后废气再通过出气管留出,整个再生过程中空气循环速度快,再生效率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柴油机后处理系统再生装置结构更简单,颗粒氧化催化器的再生时间更短。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处理 系统 再生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柴油机后处理系统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置颗粒氧化催化器的炉体,所述炉体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加热电阻丝;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第一端为空气进入端,所述进气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炉体相通;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第一端为空气排出端,所述出气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炉体相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89463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