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菌混纺纱用牵引放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8261.1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5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渠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虹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1/00 | 分类号: | D01H11/00;D01H13/04;D01H1/36 |
代理公司: | 合肥鼎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2 | 代理人: | 王学勇 |
地址: | 234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菌混纺纱用牵引放纱装置,属于纺织设备领域,包括最少一个第一滑轨和最少一个设置在第一滑轨下方的卷纱,卷纱的中央设有圆柱形芯棒,芯棒的正上方设置有上收集罩和沿着凹槽前后滑动的T形滑块,空腔内设置有与负压室相连接的气管,芯棒的正下方设置有下收集罩。该装置利用上收集罩和下收集罩将混纺放纱过程中产生的絮状纤维杂质吸附除去,利用滑块调整卷纱中的抗菌单纱在进入混纺机前的角度与高度,提高混纺效果;通过滑杆与滑钩牵引抗菌单纱,避免抗菌单纱被污染;该装置操作简单,除杂效果好,避免抗菌单纱在混纺放纱过程被污染,混纺效果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混纺纱 牵引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抗菌混纺纱用牵引放纱装置,包括最少一个第一滑轨(10)和最少一个设置在第一滑轨(10)下方的卷纱(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10)内部设置有矩形空腔(11),第一滑轨(10)底部设置有凹槽(12),凹槽(12)与空腔(11)连通;卷纱(20)的中央设置有圆柱形芯棒(22),芯棒(22)的顶部高于卷纱(20)的顶部,芯棒(22)的底部低于卷纱(20)的底部,芯棒(22)的内部设置有型腔(221),芯棒(22)的上侧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222),第一通孔(222)与型腔(221)连通,芯棒(22)的下侧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223),第二通孔(223)与型腔(221)连通,芯棒(22)的上底面中央处设置有第三通孔(224),第三通孔(224)与型腔(221)连通,芯棒(22)的正上方设置有上收集罩(30)和沿着凹槽(12)前后滑动的T形滑块(23),滑块(23)的顶部设置在空腔(11)内,滑块(23)的竖直部穿过凹槽(12)与芯棒(22)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滑块(23)的中央设置有第四通孔(231),第四通孔(231)的下端与第三通孔(224)连通,空腔(11)内设置有与负压室相连接的气管(50),气管(50)与第四通孔(231)的上端连通;上收集罩(30)包括底部敞开的圆台形第一壳体(31)和顶部、底部都敞开的圆台形第二壳体(32),第一壳体(31)的底部与第二壳体(32)的顶部连通,第一壳体(31)的顶部设置有供滑块(23)的竖直部进出的第五通孔(311),第一壳体(31)的顶部与滑块(23)的竖直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芯棒(22)的正下方设置有下收集罩(40),下收集罩(40)包括顶部敞开的倒圆台形第三壳体(41)和顶部、底部都敞开的倒圆台形第四壳体(42),第四壳体(42)的底部与第三壳体(41)的顶部连通,第三壳体(41)的底部与芯棒(22)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虹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虹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91826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