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加工转子末叶孔的卧式机床折向钻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3339.3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8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磊;张驰;吴伟利;李亚青;董生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B47/14;B23B49/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昕 |
地址: | 15004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于加工转子末叶孔的卧式机床折向钻,涉及大型汽轮机转子加工领域。解决了现有的转子末叶孔的加工装置加工精度低及加工前对末叶孔找正时,很难将加工机床与转子找至水平、垂直状态的问题。变速电机与小齿轮同轴连接;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大齿轮的中心设置有轴,轴的一端与传动轴同轴连接;传动轴上同轴设置有传动齿轮;位于A组传动组件一侧边缘的A齿轮与位于B组传动组件一侧边缘的B齿轮相互啮合,且A组传动组件与B组传动组件处于一条直线上,构成一条长臂;传动齿轮与B组传动组件另一侧边缘的一个B齿轮啮合;A转轴套接在B转轴内,B转轴通过角接触轴承和一号深沟球轴承与A组传动组件中的A传动齿轮连接。它用于加工转子末叶孔。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加工 转子 末叶 卧式 机床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加工转子末叶孔的卧式机床折向钻,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变速电机(32)、小齿轮(33)、大齿轮(31)、轴(29)、传动轴(14)、传动齿轮(12)、N个A轴(8)、N个A齿轮(39)、M个B轴(18)、M个B齿轮(40)、A传动齿轮(5)、二号深沟球轴承(6)、后挡板(9)、A前挡板(1)、B前挡板(10)、A转轴(3)、B转轴(22)、角接触轴承(4)、一号深沟球轴承(2)和C前挡板(23);变速电机(32)与小齿轮(33)同轴连接;小齿轮(33)与大齿轮(31)啮合;大齿轮(31)的中心设置有轴(29),轴(29)的一端与传动轴(14)同轴连接;传动轴(14)上同轴设置有传动齿轮(12);每个A轴(8)对应位于一个A齿轮(39)中心,且二者同轴;N个A齿轮(39)依次啮合,且排列成一条直线,构成A组传动组件;N为正整数;每个B轴(18)对应位于一个B齿轮(40)中心,且二者同轴;M个B齿轮(40)依次啮合,且排列成一条直线,构成B组传动组件;M为正整数;A齿轮(39)和B齿轮(40)结构相同;A齿轮(39)包括A传动齿轮(5)和二号深沟球轴承(6);A传动齿轮(5)通过二号深沟球轴承(6)与A轴(8)同轴连接;同理,B齿轮(40)通过二号深沟球轴承(6)与B轴(18)同轴连接;位于A组传动组件一侧边缘的A齿轮(39)与位于B组传动组件一侧边缘的B齿轮(40)相互啮合,且A组传动组件与B组传动组件处于一条直线上,构成一条长臂;A组传动组件和B组传动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后挡板(9);A组传动组件的另一侧设置有A前挡板(1);B组传动组件的另一侧设置有B前挡板(10);传动齿轮(12)与B组传动组件另一侧边缘的一个B齿轮(40)啮合;A转轴(3)套接在B转轴(22)内,B转轴(22)通过角接触轴承(4)和一号深沟球轴承(2)与A组传动组件中的A传动齿轮(5)连接;B转轴(22)的外侧设置有C前挡板(2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100333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结构
- 下一篇:用于检测神经损伤的组合物、试剂盒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