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风流场的粉尘测试实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5410.1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2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裴晓东;陈树亮;何书建;王凯;马伟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G01N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强 |
地址: | 2211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风流场的粉尘测试实验系统,包括环形风道以及连通所述环形风道中间的支路风道;且所述通风流场的粉尘测试实验系统还包括四组粉尘浓度传感器组件、数据采集仪、除尘模块、储尘罐、调速电机、风扇、三个风速传感器、调节旋钮、取样口、调节风门等结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风流场的粉尘测试实验系统,十分有利于对风流分配粉尘浓度变化规律以及研究密闭空间中的不同粒径粉尘的沉降规律等进行研究,其为研究通风流场粉尘检测与粉尘防治技术提供强有力的实践平台。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风 粉尘 测试 实验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通风流场的粉尘测试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风道(100)以及连通所述环形风道中间的支路风道(200);且所述通风流场的粉尘测试实验系统还包括四个粉尘浓度传感器组件(1)、多个数据采集仪(2)、除尘模块(3)、储尘罐(4)、调速电机(5)、风扇(6)、三个风速传感器(7)、调节旋钮(8)、取样口(9)、两个调节风门(10);其中,上述各个零件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位置关系以及结构布局如下:所述调节风门(10)设置在所述环形风道(100)和所述支路风道(200)的链接部位处,且两个所述调节风门(10)分别位于支路风道(200)的两端;所述支路风道(200)中均设置有一组粉尘浓度传感器组件(1)和一个风速传感器(7);所述环形风道(100)的主管道处上左右两边分别设置有一组粉尘浓度传感器组件(1),并且还设置一个风速传感器(7),且所述环形风道(100)的侧面管道处分别设置有一组粉尘浓度传感器组件(1)和一个风速传感器(7);所述粉尘浓度传感器组件(1)具体由多个均匀分布在管道截面上的粉尘浓度传感器组成;其中一个所述数据采集仪(2)分别与所述环形风道(100)的主管道处的左边的一组所述粉尘浓度传感器组件(1)、所述环形风道(100)的侧面管道处的一组所述粉尘浓度传感器组件(1)以及所述支路风道(200)中的一组所述粉尘浓度传感器组件(1)电连接;其中另一个所述数据采集仪(2)与所述环形风道(100)的主管道处的右边的一组所述粉尘浓度传感器组件(1)电连接;其中再一个所述数据采集仪(2)分别与所述环形风道(100)的主管道处的风速传感器(7)、所述环形风道(100)的侧面管道处的风速传感器(7)以及所述支路风道(200)中的风速传感器(7)电连接;所述除尘模块(3)位于所述环形风道(100)的主管道处的左、右两边的两组所述粉尘浓度传感器组件(1)之间,所述除尘模块(3)插入到所述环形风道(100)的主管道的风流场中;所述除尘模块(3)用于对所述环形风道(100)内的风流场进行除尘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100541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光源波动纠正油品颗粒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小型激光粉尘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