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组装大巷装车顶底板绕道采区下部车场一体化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8596.6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1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庞冬冬;鲍鸣;史文豹;范浩;李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6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组装大巷装车顶底板绕道采区下部车场一体化模型,包括轨道上山、底板绕道起坡点、底板绕道、大巷、顶板绕道起坡点、顶板绕道、上山旋转连接装置、固定销钉、伸缩杆、模型底板旋转连接装置、模型底板、运输上山和煤仓,所述采区下部车场一体化模型,是将大巷装车底板绕道采区下部车场模型与大巷装车顶板绕道采区下部车场模型合并转换成一体化模型,如此,构成一种移动组装大巷装车顶底板绕道采区下部车场一体化模型。待实验模型教学时,让学生动手去移动组装两种采区下部车场模型,增加了学生自主思考动手操作的环节,进而能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该一体化模型具有组装便捷、简单实用,节约材料,占地面积小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组装 装车 底板 绕道 采区 下部 车场 一体化 模型 | ||
【主权项】:
一种移动组装大巷装车顶底板绕道采区下部车场一体化模型,包括轨道上山(1)、底板绕道起坡点(2)、底板绕道(3)、大巷(4)、顶板绕道起坡点(5)、顶板绕道(6)、上山旋转连接装置(7)、固定销钉(8)、伸缩杆(9)、模型底板旋转连接装置(10)、模型底板(11)、运输上山(12)和煤仓(13),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装大巷装车顶底板绕道采区下部车场一体化模型,是将单一的大巷装车底板绕道采区下部车场模型与单一的大巷装车顶板绕道采区下部车场模型合并转换成一体化模型,通过共用轨道上山(1)、大巷(4)、模型底板(11)、运输上山(12)和煤仓(13),并在轨道上山(1)和模型底板(11)之间添加可伸缩转动装置,使得轨道上山(1)可在保持倾角不变的同时实现前后移动,进而实现轨道上山(1)与底板绕道起坡点(2)连接时构成大巷装车底板绕道采区下部车场模型,与顶板绕道起坡点(5)连接时构成大巷装车顶板绕道采区下部车场模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100859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