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拟开口式管桩沉桩过程中产生土塞效应的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2544.3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3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朱长歧;刘海峰;吴文娟;王星;朱初初;秦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黄瑞棠 |
地址: | 430071***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开口式管桩沉桩过程中产生土塞效应的试验装置,涉及土力学桩基工程技术。本装置是:底座、压力室和压头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组成外部结构,起支撑和侧限作用;下透水石、土样、上透水石、铜塞、压力传感器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组成内部结构,起渗水、过滤和测量作用;铜塞与压力室的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底座上部与压力室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起密封作用。本装置可以模拟开口式管桩沉桩过程中产生的土塞效应,运用压力传感器和荷载位移传感器同步采集数据,得到在排水和不排水条件下摩阻力随土塞压缩时的变化规律,而且标准统一,可实现多次工业复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开口 式管桩沉桩 过程 中产 生土 效应 试验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模拟开口式管桩沉桩过程中产生土塞效应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头(1)、压力室(2)、底座(3)、压力传感器(4)、铜塞(5)、上透水石(6)、土样(7)、下透水石(8)、排水阀(9)、保险环(10)、密封圈(11)和排气帽(12);在压力室(2)上设置有圆孔(2.1),在铜塞(5)内部设置有排气孔(5.1),在底座(3)内部设置有排水孔(3.1);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底座(3)、压力室(2)和压头(1)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组成外部结构,起支撑和侧限作用;下透水石(8)、土样(7)、上透水石(6)、铜塞(5)、压力传感器(4)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组成内部结构;铜塞(5)与压力室(2)的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11),底座(3)上部与压力室(2)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11);排水孔(3.1)与外部相连处设置有排水阀(9);排水阀(9)上部设置有保险环(10);排气帽(12)可旋入排气孔(5.1)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111254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呼气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浓度的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拆样的土样击实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