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圈辐条组接孔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5544.5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95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7 |
发明(设计)人: | 黄世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世彬 |
主分类号: | B60B1/04 | 分类号: | B60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陈践实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轮圈辐条组接孔改良结构,其包括:一轮圈本体,由层叠状设置的一第一桥板与一第二桥板,及两个侧框连接构成,该两个侧框内壁分别与第一、第二桥板的两侧连接;多个组接孔,等距设于第一桥板上,各组接孔内壁与组接孔的中心线间具有一倾斜角度;多个穿孔,等距设于第二桥板上;使一辐条穿设穿孔及组接孔,且使该辐条头端的一接头容设于组接孔内;通过上述构件及该组接孔的斜孔设计,使该辐条锁紧时,可有效分散应力,使应力不致于集中于某一点,有效提升结构使用寿命,且其便于组设,确实具备极佳创新及实用性,且方便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轮圈 辐条 组接 改良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轮圈辐条组接孔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轮圈本体,呈框状杆体,其末端连接形成圈状,且该轮圈本体的截面呈框形,由层叠状设置的一第一桥板与一第二桥板,及两个侧框连接构成,其中,该第一桥板位于轮圈本体的内侧,该两个侧框内壁分别与各第一、第二桥板的两侧连接;多个组接孔,等距设于该第一桥板或该第二桥板上,各组接孔内壁与组接孔的中心线间具有一倾斜角度,且各组接孔朝轮圈本体内侧方向呈倾斜内缩状;多个穿孔,各穿孔对应各组接孔设置,等距设于该第二桥板或该第一桥板上,使一辐条穿设穿孔及组接孔,且使各辐条头端的一接头容设于各组接孔内,该接头的侧缘与该组接孔内壁贴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世彬,未经黄世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113554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