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自行车电动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5805.3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469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嘉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嘉全 |
主分类号: | B62M6/55 | 分类号: | B62M6/55;B62M6/80;B62M6/9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张俊阁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电动改良结构,其包括:一车架,其中段的各后下叉管末端相接于一容置盒,该容置盒设有一穿孔供五通轴穿设,该五通轴一侧设有一曲柄组;一轮毂马达,设于车架后轮组的轮毂上;一控制器,设于容置盒内部;一电池组,设于容置盒内部,其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且控制器与轮毂马达间设有一电源线;一传感器,设于容置盒内部与五通轴之间,其与控制器间设有一信号线;一控制台,设于车架上,其与控制器间设有一无线传输装置;通过上述构件,可将电动结构配置为最精简状态,减少因连接线距离长而造成信号衰减的缺陷,改善因外部连接线复杂造成组装不易及维修困难的问题,且方便组装及维修,故整体结构极具创新及便利性。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自行车 电动 改良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电动自行车电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车架,由多个车管组接形成,该车架前、后端分别设有一前轮组及一后轮组,该车架中段下方由一座管、一下管及两个后下叉管组成,两个后下叉管的各末端相接于一容置盒,该容置盒横向设有一穿孔,以供一五通轴穿设枢接,且该五通轴的一侧枢接有一曲柄组;一轮毂马达,设于该后轮组的轮毂上;内建有程序控制功能的一控制器,设于该容置盒内部,该控制器与轮毂马达间设有一信号线;一电池组,设于该容置盒内部,该电池组与该控制器电性连接,且该控制器与轮毂马达之间通过一电源线连接;一传感器,设于该容置盒内部与五通轴之间,该传感器设有一信号线,该信号线与控制器连接,通过该传感器检测曲柄组产生的扭力及速度,并传送信号至控制器;一控制台,设于该车架上,该控制台与控制器间设有一无线传输装置,以相互收发信号,使该控制器将取得的车辆速度、扭力及曲柄速度信息传送至控制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嘉全,未经黄嘉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113580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