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镍‑硅合金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25843.X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60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児岛健志;河村栄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恩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1/02 | 分类号: | C22C1/02;B01J25/02;B01J25/04;B01J38/02;C22B7/00;C22C1/08;C22C19/03;C07C29/141;C07C31/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马爽,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千代田区大手町二丁***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已使用过的镍‑硅系海绵催化剂用作原料的一部分而制造镍‑硅合金的方法,其主要构成在于将包含已使用过的海绵镍催化剂的镍源、硅源及碳源供给到电炉内,在电炉的炉内温度为1,200℃至1,500℃下进行4小时至30小时加热反应。镍源可使用新镍、已使用过的海绵镍催化剂、电炉残存镍‑硅合金半制品的混合物,硅源可使用将金属硅混合到硅石中而成的物质,碳源可使用市售的木炭或锯屑炭。电炉的炉内温度最优选1,230℃至1,270℃。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镍‑硅合金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包含已使用过的海绵镍催化剂的镍源、硅源及碳源供给到电炉内,在电炉的炉内温度为1,200℃至1,500℃下进行4小时至30小时加热反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恩智株式会社,未经捷恩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8002584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