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状马达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30622.1 | 申请日: | 2015-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64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安藤正明;吉川伸一;中村五郎;黑沢博德;鲇泽优;武田正;芦部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7/116 | 分类号: | H02K7/116;B65H18/10;F16D55/36;F16D65/18;F16H1/46;H02K7/102;H02P3/04;H02P3/22;H02P6/24;F16D121/2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状马达,即使在马达单元的输出侧端板部的输出侧端面设置有凹部的情况下,零件数也少,并且能够高效地进行组装。例如,在管状马达(1)中,第一行星齿轮单元(7)的行星齿轮架(75)具有支承板(79),该支承板(79)在输出相反侧(L2)与行星齿轮(71)重叠,并从输出相反侧(L2)支承行星齿轮(71)。因此,第一行星齿轮单元(7)以第一行星齿轮单元自身独立,无需利用马达单元(5)的输出侧端板部(55)等支承行星齿轮(71)。因此,即使在输出侧端板部(55)的输出侧端面(556)设置有从第一行星齿轮单元(7)泄漏的润滑脂流入的凹部(569)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第一行星齿轮单元(7)直接与马达单元(5)的输出侧相邻。 | ||
搜索关键词: | 管状 马达 控制 方法 制动器 | ||
【主权项】:
1.一种管状马达,其特征在于,具有:筒状的壳体,该壳体沿马达轴线方向延伸;马达单元,该马达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侧;以及第一行星齿轮单元,该第一行星齿轮单元在所述壳体的内侧相对于所述马达单元配置在所述马达轴线方向的输出侧,在所述马达单元中,在输出侧端板部的输出侧端面形成有朝向输出相反侧凹陷的凹部,所述输出侧端板部在转子的输出侧将该转子支承为能够旋转,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单元中,行星齿轮架具有支承板,所述支承板在输出相反侧与行星齿轮重叠,并从输出相反侧支承该行星齿轮,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单元在输出侧直接与所述输出侧端板部相邻,所述输出侧端板部是形成有供所述转子的旋转轴贯通的轴孔的圆板状的部件,构成所述马达单元的外周部分的圆筒状的铁芯保持架的输出侧端部从所述马达轴线方向的输出相反侧与所述输出侧端板部接触,构成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单元的外周部分的圆筒状的筒体的输出相反侧端部从所述马达轴线方向的输出侧与所述输出侧端板部接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8003062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齿轮箱、带减速机的电机和齿轮箱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可变电动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