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修复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4386.2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64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婷;朱旭晶;蒋正武;杨正龙;赵宇馨;赵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3/02 | 分类号: | B01J13/02;C04B20/10;C04B24/26;C04B24/28;C04B24/08;C04B22/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王小荣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修复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胶囊包括囊芯以及包覆在囊芯外表面上的复囊壁,所述的囊芯为修复剂,所述的复囊壁由苯乙烯‑马来酸酐及明胶组合而成,其中,所述的修复剂与苯乙烯‑马来酸酐、明胶的质量比为5‑15:1‑2:1‑5;所述的自修复微胶囊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而成;所述的自修复微胶囊用于修复水泥基材料的裂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合成方法简单,合成效率高,且很好地解决了合成过程中有毒物质及外加乳化剂的不利影响,具有绿色环保性,可广泛应用于水泥基材料的裂缝修复。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微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自修复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胶囊包括囊芯以及包覆在囊芯外表面上的复囊壁,所述的囊芯为修复剂,所述的复囊壁由苯乙烯‑马来酸酐及明胶组合而成;所述的修复剂与苯乙烯‑马来酸酐、明胶的质量比为5‑15:1‑2:1‑5;所述的修复剂包括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乙烯醋酸乙烯酯、氰基丙烯酸酯、桐油、MMA油脂、水玻璃或纳米级硅胶中的一种或多种;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稀释剂将修复剂稀释,配制成修复剂稀释溶液;(2)将苯乙烯‑马来酸酐中加入到碱溶液中,加热,搅拌使其水解,调节pH值为5‑7,制得淡黄色透明溶液;(3)将步骤(2)制得的淡黄色透明溶液升温至60‑80℃,搅拌分散5‑10分钟,再滴加步骤(1)制得的修复剂稀释溶液,继续搅拌反应15‑20分钟;(4)再加入明胶溶液,温度控制为60‑80℃,继续搅拌,调节pH值为4‑6,继续反应3‑5小时;(5)待步骤(4)反应结束后,转移至冰水浴,再加入戊二醛水溶液,继续反应2‑4h,即制得所述的自修复微胶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0438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釜门密封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制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