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相等离子体岩石爆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06523.6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4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田建胜;胡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D1/00 | 分类号: | F42D1/00;F42D3/04;E04G2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液相等离子体岩石爆破方法,适用于岩石以及混凝土结构的爆破。本方法通过在氯化钠或氯化钾强电解质溶液中实施强放电的方法,激发产生高密度等液相离子体。在高密度液相等离子体内,由于离子群体间电性的相互作用,在瞬间使“离子”存在的区间内发生激烈振荡,使等离子体区间内产生高温高压并形成离子的集群冲击波向外扩张,从而将离子波能量传播到周围岩石中,使岩石或混凝土结构中的天然缺陷如节理、裂隙增大,并形成新的裂隙和弱面,直至破坏,达到等离子体爆破岩石或混凝土结构的目的。与传统的炸药爆破相比,液相等离子体岩石爆破具有不产生粉尘、无炮烟、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无抛掷、噪音低等显著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相等 离子 岩石 爆破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液相等离子体岩石爆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对欲实施爆破的岩体或混凝土结构(5)进行实际勘察,在岩体或混凝土结构(5)中布设等离子体爆破炮孔(4)孔位,并进行钻孔作业,要求炮孔要垂直向下,以确保随后灌入的电解质液体不能自行流出;2)配置浓度为0.1mol.L‑1的氯化钠电解质溶液,并按照氯化钠溶液重量0.05%~1%的比例加入硫酸铜,充分搅拌,形成强电解质溶液(3);3)通过充电设备给电容器(1)充电,并使电容器的峰值电压不小于设计值,视爆破介质强度不同而变化;4)炮孔(4)施工完毕后,测量其深度并清理出其中的岩屑,符合要求后,再检查炮孔孔壁周围是否存在可见裂隙;如果有可见裂隙,则向炮孔内放置与炮孔直径、深度相当的塑料袋,再将制备好的强电解质溶液(3)灌入炮孔(4)中的塑料袋中;如果炮孔周围岩壁无明显可见裂隙,则直接将强电解质溶液(3)灌入炮孔(4)内,液面接近炮孔口即可;5)将连接电容器组(1)的同轴电缆(2)的放电电极(6)插入炮孔(4)内的强电解质溶液(3)中;6)打开电容器(1)的放电开关,电容器(1)放电,强电解质溶液(3)在放电电极(6)发出的电能作用下产生高密度液相等离子体,并在放电瞬间形成高温高压离子集群冲击波,破碎炮孔(4)周壁岩石,完成一次液相等离子体岩石爆破作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0652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