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变速变频风电系统风能捕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3056.X | 申请日: | 2016-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11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哲;熊国专;唐雄民;章云;孟安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变速变频风电系统最大风能捕获方法,针对由可变频率变压器和多台并联运行的永磁同步风电机组构成的变速变频风电系统,通过粒子群算法对可变频率变压器的转速和所有永磁同步风电机组的桨距角进行协同优化,从而实现变速变频风电系统的最大风能捕获。与针对可变频率变压器转速的单变量优化方法相比,所提出的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变量优化方法能获得更多的风能。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粒子 算法 变速 变频 系统 风能 捕获 方法 | ||
【主权项】: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变速变频风电系统最大风能捕获方法,所述变速变频风电系统包括多部永磁同步风电机组和与其连接的可变频率变压器,所述可变频率变压器连接在工频电网中,所述可变频率变压器包括双馈电机、变压器、驱动电路和与双馈电机机械连接的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与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与变压器连接,其特征在于,其工作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变速变频风电系统中各台永磁同步风电机组的实时风速,赋给M维风速向量步骤2:随机初始化粒子群,设定每个粒子的初始位置和速度,所述粒子群由N个粒子组成,每个粒子在多维空间中的位置均表示为以下形式的向量:x→i=[βi,1,βi,2,...,βi,M,ωi,VFT]T,(i=1,2,...,N)]]>其中,βi,j为第i个粒子中第j台永磁同步风电机组的桨距角,ωi,VFT为第i个粒子中可变频率变压器的转速;步骤3:粒子群中各粒子的适应度值按以下公式计算:Pi=12ρAΣk=1M[Ck(Vk,βi,k,ωi,VFT)Vk3],(i=1,2,...,N)]]>其中,ρ为空气密度,A为叶片扫掠面积,第k台永磁同步风电机组的功率系数Ck(Vk,βk,ωVFT)如下:Ck(Vk,βk,ωVFT)=K6ωgrid-pVFTωVFTpWTRVk+K1(K2ωgrid-pVFTωVFTpWTRVk+0.08βk-0.035K2βk3+1-K3βk-K4)e-K5ωgrid-pVFTωVFTpWTRVk+0.008βk+0.035K5βk3+1]]>其中,R为永磁同步风电机组的叶片半径,ωgrid为电网同步角速度,pWT和pVFT分别为永磁同步风电机组和可变频率变压器的极对数,K1至K6为由风电机组翼型决定的系数;步骤4:将各粒子的初始位置作为其历史最佳位置并计算其适应度值,然后从粒子群中挑选适应度值最大的粒子为当前全局最优粒子,其位置记为步骤5:根据下式更新各粒子的速度和位置其中,c1、c2为常数,r1和r2为随机数;步骤6:若步骤5中某粒子中的某个维度超过风电机组桨距角或可变频率变压器转速的调节范围,如或则将其设定在调节范围的边界;步骤7:采用步骤3的方法计算出更新后的每个粒子的适应度值,并将其与自身历史最佳位置和全局历史最佳位置所对应的适应度值比较,若当前粒子的适应度值更高,则用其替换相应的或步骤8:重复步骤5‑7直至迭代收敛,可获得全局最优粒子如下:p→g=[βg1,βg2,...,βgM,ωgVFT]T]]>其中βg1,βg2,…,βgM为各台永磁同步风电机组的最优桨距角,ωgVFT为可变频率变压器的最优转速;步骤9:将βg1,βg2,…,βgM赋给相应风电机组的桨距角控制器,将ωgVFT赋给可变频率变压器的转速控制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1305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获取卫星效能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瓷砖铺贴方案生成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