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红肉枇杷品种的白肉枇杷新品系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1365.1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2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清;邓群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裴娜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肉枇杷品种的白肉枇杷新品系制备方法,包括红肉枇杷品种果实成熟时,从果实中取出小种子,接种于培养基上培养成苗;培养基为含有EMS 100~200mg/L、GA 2~5mg/L、6-BA 0.5mg/L、NAA 0.1mg/L、IBA 0.1mg/L、活性炭和琼脂MS培养基,经炼苗、移栽,植株开花结果后即可获得白肉枇杷新品系。本发明无需局限于以白肉枇杷品种为育种起始材料,费用低廉、不需特别仪器设备和试剂,并且适用面广、成功率高,本发明枇杷小种子对培养条件要求低,容易培养成苗,苗的生长也健壮,培养得到的小种子苗株的移栽存活率可达90%以上,白肉枇杷植株获得率可达4%左右。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枇杷 品种 白肉 品系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红肉枇杷品种的白肉枇杷新品系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红肉枇杷品种的白肉枇杷新品系制备方法包括:红肉枇杷品种果实转入成熟时,从果实中取出小种子,接种于培养基上培养成苗;所述培养基含有EMS 100~200mg/L、GA 2~5mg/L、6‑BA 0.5mg/L、NAA0.1mg/L、IBA 0.1mg/L、活性炭0.1%和琼脂0.6%的MS培养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2136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