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供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4990.1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5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田雨农;夏阳;王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32 | 分类号: | H02J7/32;H02J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供电系统,包括能量收集单元、充电电池单元和电压调整单元,其中,能量收集单元,与外部能量源相连,用于收集和临时存储外部能量源传递过来的电能,还用于当收集到的电能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时输出临时存储的电能;充电电池单元20,用于当所述能量收集单元10收集到的电能小于预设的阈值时进行电能的输出;电压调整单元30,分别与所述能量收集单元10和所述充电电池单元20连接,用于将所述能量收集单元10或所述充电电池单元20输出的电能转换成稳定输出的直流电,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在物联网产品或智能穿戴产品上推广和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供电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复合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能量收集单元(10),与外部能量源相连,用于收集和临时存储所述外部能量源传递过来的电能,还用于当收集到的电能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时输出临时存储的电能;充电电池单元(20),用于当所述能量收集单元(10)收集到的电能小于预设的阈值时进行电能的输出;电压调整单元(30),分别与所述能量收集单元(10)和所述充电电池单元(20)连接,用于将所述能量收集单元(10)或所述充电电池单元(20)输出的电能转换成稳定输出的直流电;所述能量收集单元(10)包括:整流子单元(11),用于将收集到的所述外部能量源传递过来的电能中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所述外部能量源传递过来的电能为自然界中的微小能量转化而成;储能子单元(12),与所述整流子单元(11)相连,用于临时储存所述整流子单元(11)转换后的直流电;所述能量收集单元(10)还包括电源切换子单元(13)和能量输出子单元(14),所述电源切换子单元(13)包括第一开关管(Q1),所述第一开关管(Q1)与所述储能子单元(12)、所述能量输出子单元(14)和所述充电电池单元(20)相连,当所述储能子单元(12)收集到的电能大于/等于预设的阈值时,导通所述第一开关管(Q1),开启所述能量输出子单元(14)工作,同时关断所述充电电池单元(20),由所述能量输出子单元(14)输出收集的电能;当所述储能子单元(12)收集到的电能小于预设的阈值时,截止所述第一开关管(Q1),关断所述能量输出子单元(14),同时开启所述充电电池单元(20),由所述充电电池单元(20)输出电能;所述能量输出子单元(14)包括第二开关管(Q2)和第三开关管(Q3),所述第二开关管(Q2)和所述第三开关管(Q3)均为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与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源极与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源极相连,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漏极与所述储能子单元(12)相连,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漏极与电压输出端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2499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与电池组配套的电气设备
- 下一篇:用于非接触充电系统的负载控制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