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葱育苗过程中环境因子的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5895.3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72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凯;郑加为;范振义;李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沃华农业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3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623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葱育苗过程中环境因子的管理方法,包括水分管理、光温管理、苗床土壤管理以及杂草管理。本发明的环境因子的管理方法,通过精确定量浇水,有效地防止了大葱生长过程中缺水现象的发生,而通过规范化的光温管理,严格控制了大葱的生长环境,最大程度的利用了光照,保持适宜大葱生长发育的温湿度,提高了出苗率,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率,本发明的苗床土壤管理,提高了光合作用和肥料的利用率,以菌抑菌抑制了有害菌的生长,大大降低了苗期葱苗的发病率,同时合理的杂草管理,有效地提高了生产率,同时减少了杂草对葱苗的抑制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大葱 育苗 过程 环境 因子 管理 方法 | ||
【主权项】:
大葱育苗过程中环境因子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水分管理11)育苗前:在苗棚内设置苗床,喷灌水1.5~2.0小时,确保苗床土壤湿透;12)出苗前:育苗盘摆放至苗床上后,每天浇水1~2次,每次2~3小时,确保育苗盘内基质水分控制在“不见明水,指压可出水”的高湿状态;13)葱苗1叶期:葱种出苗后至第一片叶长出,减少浇水次数,确保基质湿度控制在“手握成团,落地即散”的“半干半湿”状态;14)葱苗2~3叶期:隔天补水,基质湿度控制在“半干半湿”状态;15)葱苗4叶期及以后:隔2~3天补一次水,补水时间控制在30~40min;16)移栽前7~10天:移栽前7天不浇水,以进行炼苗;2)光温管理棚内温度通过遮阳网及通风控制,棚内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60%~70%;春播苗光温调控:从下种到叶片打直钩前,在上午8:30~9:30上遮阳网,在下午15:30~16:30下遮阳网;打直钩到3叶期幼苗,在上午9:30~10:30上遮阳网,在下午15:00~16:00下遮阳网;3叶期及以后的葱苗,在上午10:30~11:30上遮阳网,在下午14:30~15:30下遮阳网;当需要移栽时,在移栽前7‑10天,葱苗在上午10:30~11:30上遮阳网,在下午14:00‑14:30下遮阳网;秋播苗光温调控: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盖上棚膜,以保温;3)苗床土壤管理31)整地作畦,排布排水系统;32)苗床底肥管理葱苗长出第一片叶后,喷施海藻微生物菌剂15~30kg/亩,1周喷施一次;葱苗出两叶后,喷施海藻微生物菌剂15~30kg/亩及绿色基地6号8~15kg/亩,1周喷施一次;4)杂草管理41)采用由杀菌消毒后的草炭、1~2mm的蛭石、1.5~3mm的珍珠岩按投料质量比4~6:1~3:1~3混合均匀后作为育苗基质,并在葱苗出苗时进行除草;42)在苗床边缘覆盖黑膜,阻止杂草生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沃华农业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沃华农业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2589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