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工业烟气余热的变温变湿多段串联干燥流程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1572.5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4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朱家骅;卿培亮;陈洪杰;陈德权;李季;夏素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F26B3/08 | 分类号: | F26B3/08;F26B23/10;F26B3/10;F26B21/14;F26B25/00;F26B21/00;F26B3/0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利用工业烟气余热变温变湿多段串联气固干燥干燥的方法,属于余热利用和过程节能、特别是烟气CO2减排和循环利用的技术领域。将150~300℃烟气所含余热按温度从高到低依次转化为动力和Ⅰ、Ⅱ两段70~200℃温区气固干燥所需的热能,此两段干燥消耗的热量汇集于70℃以上的Ⅱ段干燥尾气中,用直接接触加热循环水的方法回收并二次利用该热量为45~50℃温区的Ⅲ段振动流态化干燥供热,同时还将降温脱湿后的Ⅱ段干燥尾气用作Ⅲ段的干燥介质,由此构成的变温变湿多段串联干燥流程,不仅动力自给,而且三段干燥汽化总量大于烟气直接降温到50℃对应的最大汽化能力,显著优于传统的气固干燥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工业 烟气 余热 变温变湿多段 串联 干燥 流程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工业烟气余热变温变湿多段串联干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150~300℃烟气所含余热按温度从高到低依次转化为Ⅰ、Ⅱ两段70~200℃温区气固干燥所需热能,此两段干燥热汇集于70℃以上的Ⅱ段干燥尾气中,回收该尾气降温脱湿的热量并再次用于45~50℃温区的Ⅲ段振动流态化干燥过程,同时降温脱湿后的Ⅱ段干燥尾气又被升温用作Ⅲ段干燥介质,由此构成变温变湿多段串联干燥流程;通过管翅式换器放热降温至100~200℃的烟气,与含水率5%~10%、温度25~45℃的湿颗粒物料混合通过Ⅰ段气流干燥器,气固两相传热传质,使出口颗粒温度上升至45~70℃、含水率下降至≤1.0%,干燥尾气温度下降至50~90℃、相对湿度上升至≤75%;Ⅰ段干燥尾气用风机加压恢复到0.105~0.110MPa的压力,进入Ⅱ段内加热流化床干燥器与含水率10%~15%、温度45~50℃的预热颗粒物料在换热管外形成气固流态化,气固两相同时升温,颗粒出口温度和干燥尾气温度均上升至≥70℃、颗粒含水率下降至≤3.0%、尾气相对湿度≤75%;Ⅱ段出口干燥尾气温度比Ⅰ段出口干燥尾气温度高10~20℃、且包含了Ⅰ、Ⅱ两段汽化的全部水蒸汽,被用于为Ⅲ段振动流态化预热干燥器提供热源,其方法是与振动流态化预热干燥器的循环水直接接触冷却冷凝放热、使循环水温从45~55℃升高到52~58℃用循环水泵送入该预热干燥器的热水管内向管外强制对流放热,Ⅱ段干燥尾气则降温至≤55℃并且继续用25~30℃的冷却水直接接触冷却冷凝脱湿降温至≤35℃后,用风机加压至0.105~0.110MPa又作为干燥介质进入Ⅲ段振动流态化预热干燥器,与含水率18%~25%、温度25~45℃的湿颗粒物料形成围绕热水管外的振动气固流态化接受管内52~58℃热水放出的热量,气固两相同时升温,出口颗粒温升至45~50℃、含水率下降至10%~15%,输送到Ⅱ段继续干燥,Ⅲ段尾气出口温度比颗粒温度高2~3℃、相对湿度<80%、输送去尾气CO2反应转化系统生成碳酸钙结晶颗粒;Ⅰ、Ⅱ、Ⅲ三段干燥汽化总量大于烟气直接降温到50℃对应的最大汽化能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3157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