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二维曲波变换的三维地震数据去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4425.1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6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邓红珍;杨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薛端石 |
地址: | 344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二维曲波变换的三维地震数据去噪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抽取含噪三维地震数据的时间切片,对其进行多尺度多方向二维曲波变换得到曲波域系数,然后在曲波域采用局部阈值法去噪方法,对曲波变换后的每一个尺度都选取一个软阈值算子,通过阈值处理,得到各尺度下的有效波曲波系数,最后将提取出来的有效波曲波系数进行逆变换重构出地震信号,从而达到去噪目的。本发明提出了采用二维曲波变换进行三维地震数据去噪,并且提出局部阈值法去噪方法,采用软阈值算子,对每个时间切片进行单独去噪,克服了传统全局阈值法去噪效果不理想的缺点,同时降低了对计算机内存的要求,大幅度提高了计算效率,节省了运算时间。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二维 变换 三维 地震 数据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二维曲波变换的三维地震数据去噪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抽取含噪三维地震数据的时间切片,对其进行多尺度多方向二维曲波变换得到曲波域系数,然后在曲波域采用局部阈值法去噪,对二维曲波变换后的每一个尺度都选取一个软阈值算子,通过阈值处理,得到各尺度下的有效波曲波系数,最后将提取出来的有效波曲波系数进行逆变换重构出地震信号,从而达到去噪目的;该方法的步骤包括,去噪方程的构建,二维曲波变换,局部阈值法去噪,阈值算子处理,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去噪方程的构建;一个含噪声的三维地震信号模型表示成如下的形式:f(xx,yy,t)=s(xx,yy,t)+δ·ε(xx,yy,t),xx=1,2,…,m;yy=1,2,…,n;t=1,2,…,h式中f(xx,yy,t)为三维地震数据含噪信号,s(xx,yy,t)为三维不含噪地震信号,ε(xx,yy,t)为噪声信号,δ表示噪声水平值;xx表示横向采样点编号,yy表示纵向采样点编号,t表示时间采样点编号,m表示横向最大采样点,n表示纵向最大采样点,h表示时间最大采样点;去噪的过程就是从含噪信号f(xx,yy,t)中,提取真实信号s(xx,yy,t),去除噪声信号ε(xx,yy,t);步骤2:首先逐次抽取三维含噪地震数据的时间切片,然后选择分解尺度记为N,将含噪时间切片进行N尺度二维曲波变换,得到含噪的曲波系数,这些系数中少量的较大曲波系数能够代表信号本身,而大部分较小值的曲波系数则表示高频噪声干扰信号;所述二维曲波变换的定义为:
式中:c表示曲波系数,φj,l,k表示曲波函数,j,l,k分别表示尺度,方向和位置,f表示无假频地震数据,x表示空间变量;其频率域定义式为:
经过变换后得到的曲波系数,用c{j}{l}(k1,k2)表示其结构,其中j表示尺度,l表示方向,(k1,k2)表示j尺度l方向上的矩阵系数,U表示窗函数,Z表示剪切矩阵,θ表示角度大小;步骤3:根据各分解尺度上曲波系数的分布情况,选择与分解尺度有关的局部阈值参数,以反映曲波系数在不同尺度上的不同特征,然后对尺度曲波系数进行软阈值处理,保留有效波曲波系数;去噪后的有效波信号d用下述方法估算出,即d=C‑1(F(CS))式中C表示二维曲波变换,C‑1表示逆二维曲波变换,S表示时间切片,F表示软阈值算子,其表达式如下:
式中c表示曲波系数,且c=CS,λj表示与分解尺度有关的局部阈值参数,不同分解尺度的阈值参数不一样,其表达式如下:λj=aστ式中a表示与尺度方向有关的经验参数,σ表示最高尺度层曲波系数标准差的估计值,τ代表曲波域内所有曲波系数的标准差估计值;步骤4:根据经过软阈值处理后的各尺度有效波曲波系数分量,进行地震信号的二维曲波反变换,对反变换后的时间切片进行组合,所得到的数据体即为去噪后的三维地震数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理工大学,未经东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4442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