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根茎型克隆植物在干扰后种群更新潜力的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9634.5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13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心胜;谢永宏;邓正苗;李峰;侯志勇;李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A01H4/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1012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根茎型克隆植物在干扰后种群更新潜力的评估方法,其步骤A、样地选择;选择三个种植物集中分布的野外样地;B、野外取样;每年进行野外取样,分别在种植物的休眠期、春季萌芽后,生长旺盛期和生长季末期;C芽体计数;用自来水将样品带的泥土冲洗干净,将根茎放在解剖镜下进行芽体辨认;D、密度统计根茎芽的密度为每平方米内的根茎芽的平均数量;E、萌发实验;野外取样结束后进行活动腋芽的萌发实验,将带活动腋芽的根茎段用枝剪剪下;F、量化评估;根茎型克隆植物在第i个生长季受到干扰后的种群更新。采用地下根茎芽的密度和萌发能力对克隆植物的更新潜力进行评估,操作简便,准确性高,适用于多数根茎型克隆植物。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根茎 克隆 植物 干扰 种群 更新 潜力 评估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根茎型克隆植物在干扰后种群更新潜力的评估方法,其步骤是:(1)样地选择;选择三个种植物集中分布的野外样地,样地之间的距离在1000-1500米,在每个样地设置三个、四个或五个取样点,取样点避开物种分布的边缘以及其他物种的混生带,取样点之间的距离在50-80米,在每个取样点设置一个固定样方,样方面积为2m×2m,样方的四个角用木桩固定,设置明显的标记物,并用GPS记录精确坐标点位,固定样方的数量为九个、十二个或十五个;(2)野外取样;每年进行四次野外取样,分别在种植物的休眠期、春季萌芽后,生长旺盛期和生长季末期,每次取样时,将25cm×25cm取样框放置在固定样方内,计数取样框内该种植物的茎秆数量,将取样框内的地上部分收割后,用铁锹工具将取样框内0‑15cm包含植物地下部分的土层取出,放在取样袋,带回实验室,每次取的小样方数量为九个、十二个或十五个;(3)芽体计数;用自来水将样品带的泥土冲洗干净,冲洗时保持根茎和芽体的完整性,不要将芽体随水冲走,冲洗干净后,将样品所带的水沥干,物种的芽体较大,直接用肉眼辨认根茎上的活动芽,并用计数器进行计数;物种的活动芽体积较小,将根茎放在解剖镜下进行芽体辨认并计数;所述的活动芽指分生组织已经发育并形成明显茎组织的芽;(4)密度统计:根茎芽的密度为每平方米内该种植物的根茎芽的平均数量,25cm×25cm小样方内根茎芽的平均数量乘以16,记为B,茎秆密度为每平方米内该种植物的地上茎秆的平均数量,25cm×25cm小样方内茎秆的平均数量乘以16,记为S;(5)萌发实验;每次野外取样结束后进行活动腋芽的萌发实验,将带活动腋芽的根茎段用枝剪剪下,芽的前后各留1‑2cm,共取100个带芽根茎段,分成5组,每组20个,在温室内进行萌发实验,将带芽根茎段平铺在厚度为10cm的培养基质上,芽体上覆盖0.5cm厚培养基质,温室温度控制在20‑25度,每天浇1次水,萌芽长出地面1cm记为萌发,至连续7天没有芽体萌发,萌发实验结束,统计每组的萌发率,萌发率为萌发的芽数除以总芽数,记为θ;所述的活动腋芽指位于根茎侧部,分生组织已经发育并形成明显茎组织的芽;所述的培养基质是指用泥炭土和细沙按体积比1:1混合均匀而形成的固体介质;(6)量化评估;根茎型克隆植物在第i个生长季受到干扰后的种群更新潜力记为Yi;Yi=Bi×θi/Si式中,Bi为第i个生长季的根茎芽密度,单位为芽数/m2;θi为第i个生长季的活动腋芽的萌发率;Si为第i个生长季的地上茎秆密度,单位为株数/m2;Yi>1,表示该物种在第i个生长季受到干扰后能够通过地下根茎芽萌发对地上种群进行更新;Yi≤1,表示该物种在第i个生长季受到干扰后难以通过地下根茎芽萌发实现对地上种群的更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4963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区块链身份构建及验证方法
- 下一篇:一种医学信号处理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 计算;推算;计数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