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沙槐的育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0124.X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4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理德;刘开琳;满多清;李发明;郭春秀;李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13/00;A01C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张秋云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沙槐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育苗地选择和处理;2)种子选择和处理;3)播种处理;4)苗期管理;5)苗木出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珍稀濒危植物‑银沙槐的育苗方法,提供的育苗方式操作性强,幼苗出苗整齐,在移植造林中成活率高,苗木长势好,色泽正常,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沙槐 育苗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银沙槐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育苗地选择和处理:育苗地选择距造林地10公里范围以内,运输方便,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有水源或浇灌条件的沙土地,采用垄床条播,苗床为南北走向,与步道相间分布,苗床宽1.4m,长5m,步道宽0.4m,长度与苗床长度相同,将苗床压实、消毒,然后灌足播种水;2)种子选择和处理:种子选择方法为:精选Ⅰ级银沙槐种子,并检疫;种子处理方法为:先消毒后催芽,消毒是将种子放在0.5%的高锰酸碱溶液中浸泡2h,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后,摊薄阴干;催芽是将种子用浓硫酸处理10‑15分钟,至种子表面出现黑斑点,随即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35℃温水浸泡24小时至自然冷却后,捞出吸水膨胀的种子,置于背风向阳处,盖湿布闷种催芽20‑24小时,70%以上的种子吸水膨胀;3)播种处理:播种处理方法为:选择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银沙槐的适宜播种期;此时气温均在10℃以上、地温22℃,直接在露天情况就满足银沙槐发芽与出苗的需要,发芽率可达到36.33%;播种量为每平方米播种种子21克或1200粒;播种方法为平整好苗床后,将苗床压实,再以硫磺粉按每平方米25克的剂量撒入、并翻地进行消毒,然后浇透水,让苗床充分吸水,隔3日采用垄床条播育苗,行距20‑25cm,覆土厚度为1.5‑2cm,播后隔日沿沟踏实;播种后为了防止幼苗暴晒,降低成活率,需做遮阴处理;4)苗期管理:苗期管理方法为:水肥管理是根据苗木各个发育时期的要求,不断调整氮、磷的比例和施用量,苗木生长20天后,浇第一次水时,施尿素CO(NH2)2 20kg/亩,生长后期停止使用氮肥,每亩施用磷酸氢二铵15kg,促使苗木木质化,追肥和浇水结合进行;银沙槐播种前灌足底水,播种后不再浇水,待90%以上幼苗出土后,每天早晨喷水一次,使表层土壤湿润;苗木生长20天后,浇一次透水,银沙槐幼苗年度灌水1‑2次,平时避免积水;浇水和大雨过后,要及时松土,防止地面板结,以后根据基质干燥程度适时适量浇水;封冻前浇一次透水,以防生理干旱;银沙槐间苗,是指幼苗出齐一星期后,去除过多的幼苗,每平方米的苗床内保留50~70株幼苗,间苗和补苗后要随即喷水;除草是除去苗床和步道上的杂草,人工除草在基质湿润时连根拔除,要防止松动苗根;病虫害防治是指,银沙槐在苗期极易造成蚜虫的危害,要及时预防,一旦发现蚜虫,用敌敌畏和氧化乐果交替防治,还需在在苗圃周围设立围栏,防止野生动物掠食银沙槐幼苗;5)苗木出圃:苗木出圃方法为:起苗与造林时间相衔接,先挖成定植坑,然后随起苗随定植随浇水,定植当年浇水2‑3次,每次浇水后进行松土除草,以后酌减浇水次数;起苗前浇水,用锋利工具切断超过25cm长的根系;银沙槐一年生幼苗主根长55cm,根幅30×45cm,水平根系集中分布在25cm以下深土层中,根数达10根,水平根最长达32cm,二年生植株主根深扎98cm,主根中径0.31cm,根幅100×80cm,最长侧根达130cm;一、二年生银沙槐带土或不带土的移栽成活率能达到63.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未经甘肃省治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50124.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构树树苗之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节约空间的互联网+智能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