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棒材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3882.7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32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向志铭;林建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灵鹰辉金属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18 | 分类号: | C22C21/18;C22C21/16;C22C21/14;C22F1/057;B21C3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59 | 代理人: | 姚迎新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中山市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棒材,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各组分3.8%‑4.0%的Cu,0.6%‑0.7%的Mg,0.55%‑0.6%的Mn,0.5%‑0.55%的Si,0.25%‑0.3%的Fe,0.012%‑0.02%的Ti,0‑0.1%的Cr,0‑0.1%的Zn,余量为Al。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棒材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挤压形成的棒材半成品,放置一天,进行2次冷拔变形处理后再进行煤油清洗,然后进行随炉加热淬火处理得到铝合金棒材。能够使得生产出来的铝合金棒材具有较好的室温力学性能和切削性能,并且棒材无粗晶环,从而使各项性能达到标准要求,实现该合金棒材的工业化批量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及其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铝合金棒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各组分:3.8%‑4.0%的Cu,0.6%‑0.7%的Mg,0.55%‑0.6%的Mn,0.5%‑0.55%的Si,0.25%‑0.3%的Fe,0.012%‑0.02%的Ti,0‑0.1%的Cr,0‑0.1%的Zn,余量为Al,将所有组分熔炼后挤压形成的棒材半成品,放置一天,进行两次限量的冷拉拔变形处理后再进行煤油清洗,然后进行随炉加热淬火处理得到铝合金棒材;冷拔变形处理采用打头抽管的方式,加工率范围设置为10%‑12%;所述随炉加热淬火处理中的淬火炉为电加热炉,淬火温度范围设置为495‑510℃,淬火保温时间为30‑45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灵鹰辉金属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灵鹰辉金属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5388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