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乳-水热法合成热敏电阻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3921.3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2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姚金城;陈龙;常爱民;蒋春萍;张奇男;孔雯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4B35/01 | 分类号: | C04B35/01;C04B35/626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中科新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65106 | 代理人: | 张莉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乳‑水热法合成热敏电阻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由Mn、Mg、Ni和Co金属元素的硝酸盐组成,是以反相微乳法制备出热敏电阻的氢氧化物;将氢氧化物与去离子水混合,超声搅拌形成热敏电阻悬浮液;将悬浮液密封于高压水热釜后,放进恒温箱中进行水热合成,待反应完成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所得的粉体用去离子水洗涤,最后干燥研磨即得热敏电阻纳米粉体。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工艺重复性好,材料成分配比准确,粉体均匀度好,纯度高,晶粒发育完整且分布均匀。为解决传统热敏电阻粉体粒度形貌分布不均匀、反应活性较差等问题,提供一种效果优良、便于推广应用的热敏电阻粉体制备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热法 合成 热敏电阻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微乳‑水热法合成热敏电阻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制备热敏电阻的氢氧化物:a、按热敏电阻粉体的体系为Mn‑Co‑Ni‑O、Mn‑Mg‑Ni‑O或Mn‑Co‑Ni‑Mg‑O分别称取钴、锰、镍和镁的硝酸盐混合,将混合物溶于去离子水中均匀搅拌,配制成浓度为0.5‑4 mol/L和ω0值为金属盐水溶液/表面活性剂摩尔比0.5‑4的硝酸盐混合溶液,同时按体积比为曲拉通 X‑100∶正己醇∶环己烷=0.5‑2.5∶2.5‑4∶7‑10分别量取曲拉通 X‑100、正己醇和环己烷混合搅拌配制成有机相溶液;再将硝酸盐混合溶液逐渐滴加到有机相溶液中,磁力搅拌1‑2 h,形成微乳液;再称取氨水逐滴加入微乳液中,室温下磁力搅拌1‑12 h,再加入 100‑300 mL 无水乙醇,磁力搅拌破乳,再静置陈化12‑48 h,抽滤或离心分离洗涤至中性,在温度50‑100℃下烘干6‑12 h,得到黑色沉淀‑热敏电阻的氢氧化物,其中热敏电阻粉体的Mn‑Co‑Ni‑O体系中的摩尔比为Mn∶Co∶Ni=0.8‑1.5∶1‑2.1∶0.1‑0.5; Mn‑Mg‑Ni‑O体系中的摩尔比为Mn∶Mg∶Ni=1.2‑2.05∶0.15‑0.3∶0.8‑1.5; Mn‑Co‑Ni‑Mg‑O体系中的摩尔比为Mn∶Co∶Ni∶Mg=0.8‑1.5∶0.9‑1.95∶0.15‑0.3:0.1‑0.3;氨水的加入量为Mn、Co、Ni和Mg硝酸盐总摩尔量的1‑5倍;水热法合成热敏电阻粉体:b、将步骤a得到的热敏电阻的氢氧化物按质量为1.5‑5 g与去离子水60‑80 mL混合,超声搅拌5‑30 min,形成热敏电阻悬浮液,再将悬浮液放入内衬容积为100 mL、内衬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材质、反应釜为不锈钢材质的高压水热釜中,在温度为160‑250 ℃,时间为6‑18 h下进行水热合成,将反应所得的粉体用去离子水洗涤2‑3次,最后干燥研磨即得粒径分布在45‑95 nm热敏电阻纳米粉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5392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