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处理病毒的阳离子型聚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5363.4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21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杨义燕;杨川;J·L·海德里克;市山浩二;山本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新加坡国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C12N5/071;A61K31/785;A61P31/12;C12R1/93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武晨燕;迟姗 |
地址: | 新加坡*** | 国省代码: | 新加坡;S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通过用引入包含一个或多个碳和至少一个醇羟基的侧链的N-酰化剂对聚乙烯亚胺进行改性来制备抗病毒阳离子型聚胺。所述阳离子型聚胺可具有直链或支链聚乙稀亚胺骨架结构。优选地,所述阳离子型聚胺包含侧接单糖基团,所述侧接单糖基团可通过包含侧接受保护单糖(例如,甘露糖)基团的环状碳酸酯被引入。所述阳离子型聚胺在低浓度下可对广谱病毒具有活性和选择性,并且通常无毒。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处理 病毒 阳离子 型聚胺 | ||
【主权项】:
一种方法,其包括:用阳离子型聚胺处理病毒,由此形成包含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结合到所述病毒的所述阳离子型聚胺的经处理的病毒;其中:i)所述经处理的病毒相比于未经处理的病毒进入活的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能力和/或在活的哺乳动物细胞内的复制的能力变弱,ii)所述阳离子型聚胺包含:多个式(1)的不带电荷的N‑酰化乙烯亚胺单元:
其中每个K′包含至少一个碳和至少一个醇羟基,和多个式(3a)的带正电荷的仲乙烯亚胺单元:
其中氮的带星号键连接到碳,且
是通过非共价缔合与带正电荷的氮结的8个氨基酸残基的使用MVD软件的计算机绘图:Thr 268(A)、Gly 266(A)、Ala 267(A)、Thr 70(B)、Thr 115(B)、Gln 248(B)、Leu 277(A)和Asp 154(A)。模型阳离子型聚胺B3结构并非意在表示实施例中制备的B3的完整结构。模型B3材料具有3个甘露糖基团。图18是模型阳离子型聚胺B3与DENV‑2E蛋白质的有利结合相互作用的使用MVD软件的三维计算机绘图。图19是显示EV 71 VP1蛋白质的与模型阳离子型聚胺B3形成氢键的7个氨基酸基团的使用MVD软件的计算机绘图:Gln 269、Arg 267、Glu 124、Asn 228、Ser 275、Ala 224和Gly 223。图20是显示模型阳离子型聚胺B3与EV 71 VP1蛋白质的有利结合相互作用的使用MVD软件的三维计算机绘图。图21是显示HSV‑1 GD蛋白质的与模型阳离子型聚胺B3形成氢键的7个氨基酸基团的使用MVD软件的计算机绘图:Asp 13、Asn 15、Arg 18、Leu 22、Val 24、Gln 27、Ser 8。图22是显示模型阳离子型聚胺B3与HSV‑1 GD蛋白质的最有利结合相互作用的使用MVD软件的三维计算机绘图。图23是显示DENV‑3 E蛋白质的与模型阳离子型聚胺B3形成氢键的7个氨基酸残基的使用MVD软件的计算机绘图:Thr 155(B)、Lys 47(B)、Thr 274(B)、Ser 271(B)、Asn 8(B)和Asp 98(A)、His 27(B)。合的带负电荷的抗衡离子,并且iii)所述阳离子型聚胺包含以随机分布排布且头接尾共价连接的N‑酰化乙烯亚胺单元和仲乙烯亚胺单元,其中给定乙烯亚胺单元的氮1连接到不同乙烯亚胺单元的碳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新加坡国立大学,未经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新加坡国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5536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