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溶桩基抗震测试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6237.0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7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王元清;张光武;邓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郑浩 |
地址: | 400037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溶桩基抗震测试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模具框;(2)预制溶洞模型;(3)制作模型箱、模型桩和桩帽;(4)填充模型箱填充之前在模型箱内侧与振动方向垂直的两个面分别铺设一层泡沫板;待模型相似材料填充到预定位置时将溶洞模型固定于模型箱的正中间,在溶洞模型的周边继续填充模型相似材料并压实;(5)固定模型桩在溶洞模型固定填充之后,将模型桩固定于溶洞顶板的中央位置上,继续填充模型相似材料,使模型桩下端部嵌入模型相似材料预定深度;(6)安装桩帽待整体模型干燥之后,在模型桩上端部装上用于安放砝码以进行上部荷载施加的桩帽。本发明简单可靠、易于实现且制作成本低。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溶 桩基 抗震 测试 试验装置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岩溶桩基抗震测试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模具框:采用四块有机玻璃板围成可拆装的方形模具框;(2)预制溶洞模型:先将模具框固定在平面上;接着将预定直径的半球形模具固定于平面上且位于模具框的正中间;然后称量预定质量的模型相似材料倒入模具框中,在保证模型密度的前提下进行分层压实;之后拆分模具框,取出半球形模具,自然风干,即可形成一个半溶洞模型;按同样的方法制作另一个半溶洞模型,将一个半溶洞模型反扣于另一个半溶洞模型之上,二者的接触面上撒上模型相似材料,施加压力使两个半溶洞模型连接成一体的溶洞模型,之后风干备用;(3)制作模型箱、模型桩和桩帽:先采用四块有机玻璃板作为侧板和一块有机玻璃板作为底板组合成一个无盖的模型箱,再采用一块有机玻璃板作为平台,在平台上开设供螺栓穿过以与振动台表面螺栓孔连接的安装孔,最后将模型箱底部固定于平台表面的正中间;接着分别采用有机玻璃制作柱形的模型桩以及与模型桩上端部配合的桩帽;(4)填充模型箱:填充之前在模型箱内侧与振动方向垂直的两个面分别铺设一层泡沫板;填充时采用分层填充法,称量预定质量的模型相似材料倒入模型箱内,并进行压实磨平;待模型相似材料填充到预定位置时将溶洞模型固定于模型箱的正中间,在溶洞模型的周边继续填充模型相似材料并压实;(5)固定模型桩:在溶洞模型固定填充之后,将模型桩固定于溶洞顶板的中央位置上,继续填充模型相似材料,使模型桩下端部嵌入模型相似材料预定深度;(6)安装桩帽:待整体模型干燥之后,在模型桩上端部装上用于安放砝码以进行上部荷载施加的桩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福州大学,未经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5623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后视镜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实现叶轮机转子出口压力云图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