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直达波环境下的GSM-R网络干扰源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8322.0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4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道新;徐元成;黄际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北方工程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64/00 | 分类号: | H04W64/00;H04W24/04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030530 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铁路无线通信网干扰源定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非直达波环境下的GSM-R网络干扰源定位方法。本发明主要包括:先从GSM-R网络中获取n个到达时间测量值和n个到达角度测量值,构建干扰源与移动站之间的几何关系模型;根据几何关系模型,在忽略非直达波误差的条件下,获取干扰源位置坐标估计值和误差矢量;根据获得的干扰源位置坐标估计值和误差矢量,构建用于抑制非直达波误差的非线性加权代价函数,然后获取抑制非直达波误差后的干扰源位置坐标。本发明能带的有益效果为,消除了非直达波误差对干扰源定位结果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干扰源在非直达波环境下的定位精度,弥补了现有的GSM-R网络中非直达波环境下干扰源定位精度不高的缺陷。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达 环境 gsm 网络 干扰 定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非直达波环境下的GSM‑R网络干扰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采用基于信号到达时间的定位算法和基于信号到达角度的定位算法,从GSM‑R网络中获取n个到达时间测量值和n个到达角度测量值;其中,n为GSM‑R网络中移动站的数目;构建干扰源与移动站之间的几何关系模型;b.根据步骤a中获得的几何关系模型,在忽略非直达波误差的条件下,获取干扰源位置坐标估计值和误差矢量;c.根据步骤b中获得的干扰源位置坐标估计值和误差矢量,构建用于抑制非直达波误差的非线性加权代价函数,然后获取抑制非直达波误差后的干扰源位置坐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北方工程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未经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北方工程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5832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