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补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7068.0 | 申请日: | 2016-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2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马灿良;赵云;李思殿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8 | 分类号: | H01M4/38;H01M4/1395;H01M10/0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张福增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补锂方法。本发明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补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负极材料和导电剂并混合均匀得混合粉末;(2)、利用补锂装置,在惰性气氛中,将混合粉末装入下基板槽中,铺平,滴入电解液直到电解液浸润混合粉末,并采用不锈钢垫片将粉末压实,直至与下基板上沿平,再在混合粉末上面铺一层隔膜,在上基板槽内由里到外依次设有垫片和锂片,将密封件放置在密封圈槽内,上基板和下基板通过紧固部件紧固连接,垫片通过负极导线与测试系统的负极端口相连,下基板槽的导电膜层通过正极导线与测试系统正极端口连接;(3)、采用电池测试系统对补锂装置进行化成。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材料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补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重量比为1:0.01‑1的比例取负极材料和导电剂并混合均匀得混合粉末;(2)、利用补锂装置,在惰性气氛中,将混合粉末装入下基板槽(10)中,铺平,滴入电解液直到电解液浸润混合粉末,并采用不锈钢垫片将粉末压实,直至与下基板上沿平,再在混合粉末上面铺一层隔膜(13),在上基板槽(6)内由里到外依次设有垫片(7)和锂片(8),将密封件(5)放置在密封圈槽(4)内,上基板(1)和下基板(2)通过紧固部件(3)紧固连接,垫片(7)通过负极导线(9)与测试系统的负极端口相连,下基板槽(10)的导电膜层(11)通过正极导线(14)与测试系统正极端口连接;(3)、采用电池测试系统对补锂装置进行化成;其中补锂装置包括上基板(1)和下基板(2),上基板(1)和下基板(2)通过紧固部件(3)紧固连接,在上基板(1)或者下基板(2)上开设有密封圈槽(4),在密封圈槽(4)内设有密封件(5),在上基板(1)的中间位置设有上基板槽(6),上基板槽(6)内由里到外依次设有垫片(7)和锂片(8),垫片(7)通过负极导线(9)与测试系统的负极端口相连,在下基板(2)的中间位置设有下基板槽(10),下基板槽(10)和上基板槽(6)匹配设置且下基板槽(10)比上基板槽(6)深,在下基板槽(10)的内表面上设有一层导电膜层(11),在下基板槽(10)内插有多个导电棒(12),导电棒(12)的顶部低于下基板槽(10)的开口,在下基板槽(10)上位于导电棒(12)上方铺有一层隔膜(13),隔膜(13)的面积比下基板槽(10)面积大,可以全部盖住上基板槽(6)和下基板槽(10),下基板槽(10)的导电膜层(11)通过正极导线(14)与测试系统正极端口连接,所述的导电剂为炭黑,乙炔黑,科琴黑,Super P,石墨烯,碳纤维,石墨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负极材料为粉末状石墨负极材料,焦炭,针状焦,硬炭,纳米碳材料,纳米硅,碳‑硅复合材料,碳‑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碳‑锡复合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步骤(3)中的化成是指将模拟电池放电至0‑0.2V,然后将放电后的补锂装置充电至0.5‑3V,反复多次直到循环稳定,放电过程的电流为0.001‑0.5C范围内的一个恒定值,充电过程电流为0.01‑1C范围内的一个恒定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6706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室仿生制造植物叶面保温面
- 下一篇:一种锂一次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