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催化臭氧化-类芬顿耦合反应器及有毒难降解废水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8196.5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2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赖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72 | 分类号: | C02F1/72;C02F1/78;C02F103/06;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51202 | 代理人: | 黄幼陵,郭萍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的催化臭氧化‑类芬顿耦合反应器,包括反应罐、臭氧发生器和残留臭氧脱除装置、射流器、进水泵、回流泵、废水回流管、出水管、臭氧供气管、臭氧输送管、臭氧回流管、残留臭氧排出管和气体流量计。本发明还提供的有毒难降解废水处理方法,该方法使用上述反应器,操作如下将待处理废水和臭氧连续通入射流器中,待处理废水和臭氧在射流器中混合后进入反应罐中,然后开启回流泵使反应罐中的微米级铁基催化材料处于流化状态,处理后的废水连续排出反应罐,将集气罩中的臭氧输入臭氧输送管中回用以及输入残留臭氧脱除装置中进行处理。该方法利用了催化臭氧化和类芬顿反应之间的协同作用,能有效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和降低废水处理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 臭氧 类芬顿 耦合 反应器 有毒 降解 废水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催化臭氧化‑类芬顿耦合反应器,包括反应罐(1)、臭氧发生器(2)和残留臭氧脱除装置(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射流器(4)、进水泵(5)、回流泵(6)、废水回流管(7)、出水管(8)、臭氧供气管(9)、臭氧输送管(10)、臭氧回流管(11)、残留臭氧排出管(12)和气体流量计(13);所述反应罐(1)由下端封闭、上端开口的圆筒体及圆筒体开口端设置的集气罩(14)组成,反应罐(1)内装有微米级铁基催化材料,组成反应罐的圆筒体封闭端内端面设有顶点向上的圆锥体(15),圆筒体的侧壁下部设有待处理废水进口(1‑1)、出水口(1‑2)和循环水进口(1‑3),圆筒体的侧壁上部设有循环水出口(1‑4),圆筒体的下端端部设有排空管(16),组成反应罐的集气罩(14)上设有臭氧回用口(14‑1)、残留臭氧出口(14‑2)和带密封盖的加药管(17),所述循环水进口(1‑3)至少为3个,各循环水进口均匀分布在圆筒体的同一高度位置且各循环水进口的中心线分别与所在位置的圆筒体切线的夹角(α)为5°~60°;所述出水管(8)包括弧形弯头(8‑1)和竖管(8‑2),弧形弯头(8‑1)的一端与圆筒体侧壁下部设置的出水口(1‑2)连接,另一端开口向上并与竖管连接;所述废水回流管(7)的一端与圆筒体侧壁上部设置的循环水出口(1‑4)连接,另一端通过支管分别与圆筒体侧壁下部设置的各循环水进口(1‑3)连接,回流泵(6)设置在废水回流管(7)的管路上;所述臭氧供气管(9)的一端与臭氧发生器(2)连接,另一端与臭氧输送管(10)的进气端连接,所述臭氧回流管(11)的一端与集气罩上设置的臭氧回用口(14‑1)连接,另一端与臭氧输送管(10)的进气端连接,臭氧供气管(9)和臭氧回流管(11)上均设有气体流量计(13);所述臭氧输送管(10)的出气端与射流器(4)的进气口连接;所述进水泵(5)通过管件与射流器(4)的进水口连接,射流器(4)的出口通过管件与圆筒体侧壁下部设置的待处理废水进口(1‑1)连接;所述残留臭氧脱除装置(3)通过残留臭氧排出管(12)与集气罩上设置的残留臭氧出口(14‑2)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7819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水刺非织造布生产设备
- 下一篇:带有精密对中及压紧机构的光纤机械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