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水冷式机组为冷源的空调系统运行能耗的基准能耗法,其中以水冷冷水机组为冷源的集中空调系统包括有室内空气环路、冷冻水环路、制冷剂环路、冷却水环路和室外排热环路5个连续的子环路,每个子环路包括有换热设备和耗能设备,各子环路之间分别以末端冷却盘管、蒸发器、冷凝器和冷却塔4种换热设备为能流联系的桥梁,使得空调系统各子系统的能流紧密联系在一起,各环路既互相独立,又通过中间的换热设备联系起来,每个环路都需要消耗能量来独立运行,其特征在于基准能耗法包括有如下内容:整个中央空调系统的耗能量C
HVAC,就是各个环路耗能量C
i之和,则有:C
HVAC=C
MF+C
LD+C
YS+C
LQ+C
TF (1)其中,C
MF是末端空气环路风机的能耗;C
LD是冷冻水泵的能耗;C
YS、C
LQ、C
TF分别为压缩机、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的能耗;为空调区域提供单位冷量,整个空调系统所消耗的能源量,即能耗强度E(kw/kw冷量)为:
![]()
其中,Q为空调区域的冷负荷,kw;L
i为各个环路流体流量,m
3/h;e
i为环路i的主要耗能动力设备单位流体流量的耗功率,对于压缩机、风机、水泵,分别指单位制冷剂流量、单位风量和单位水量的耗功率,kw/(m
3/h);p
i指为了为空调区域提供单位冷量,流经环路i的主要耗能动力设备的流体流量,m
3/h;由于实际工程中,流经压缩机的制冷剂流量不好实时监测,对制冷剂环路,人们更习惯用COP值来表示制冷机组的能耗水平,为此将公式(2)变形为:
![]()
公式(3)中的e
i,对水泵或风机,仍为单位流体流量的耗功率:e
i=C
i/L
i (4)对压缩机,则为单位制冷量的耗功率:
![]()
其中,Q
ZF为制冷机的制冷负荷,可通过热平衡,利用蒸发器冷冻水侧的冷量得出;公式(3)中的p
i,对水泵或风机,仍是为空调区域提供单位冷量,流经水泵或风机的流体流量:p
i=L
i/Q (6)对制冷剂环路,指为空调区域提供单位冷量,制冷机的制冷量,简称为冷机制冷负荷比:
![]()
(e
ip
i)指为空调区域提供单位冷量,环路i的耗能量,kw/kw;若能确定出各环路的基准能耗,实际能耗与基准能耗对比,就可以确定出各环路节能的潜力,规定基准能耗中各物理量多加一下角标“0”以表示与实际能耗的区别;各环路中,各耗能、动力设备的e、p的变化对能耗强度的影响量,计算公式为:
![]()
式(8)右端第一项是各耗能、动力设备e的变化对能耗强度的影响量;第二项是p的变化对能耗强度的影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