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溶性稀土掺杂纳米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98222.0 | 申请日: | 2016-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0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杨祥良;胡军;唐永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85 | 分类号: | C09K11/85;B82Y20/00;B82Y40/00;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吴小灿;陈世明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溶性稀土掺杂纳米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将镧系元素化合物溶解于超纯水中,搅拌条件下匀速滴加NH4F水溶液,利用水热法制备得到水溶性稀土掺杂纳米晶体,通过改变镧系元素化合物的配比,得到不同荧光寿命的水溶性稀土掺杂纳米晶体。本发明直接在水溶液中制备水溶性稀土掺杂纳米晶体,原料易得、方法简单、条件温和、可控性强;本发明所制备的水溶性稀土掺杂纳米晶体平均粒径为40~50nm,荧光寿命可调、荧光量子产率高、荧光稳定性高;所制备的水溶性稀土掺杂纳米晶体利用时间分辨荧光成像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细胞、病毒、组织病理切片等的“单色多标记”分析。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溶性 稀土 掺杂 纳米 晶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水溶性稀土掺杂纳米晶体经过硅烷化修饰并偶联不同的靶标分子后在生物样本的“单色多标记”中的应用,所述应用是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水溶性稀土掺杂纳米晶体的化学组成为La(0.8‑x)F3:Tb0.2,Cex,其中0<x≤0.6,所述生物样本为离体的细胞、病毒、或者病理组织切片,所述“单色多标记”是指不同掺杂纳米粒子荧光发射波长一样,但是荧光寿命差异明显,使用这些纳米粒子分别标记多种待测物,通过控制检测仪的延迟时间,结合光谱解析技术,实现对多组分的分析;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硅烷化修饰:1)分别将制备的水溶性稀土掺杂纳米晶体分散于一定体积的无水乙醇中,加入2mL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反应24h;2)向反应液中加入2mL体积比为4.2%的氨水的乙醇溶液和10μL体积比为10%的四乙氧基硅氧烷的乙醇溶液,室温下在摇床上反应6h后再次滴加10μL体积比为10%的四乙氧基硅氧烷的乙醇溶液,继续反应6h后加入10μL体积比为10%的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乙醇溶液,反应8h;3)反应完毕,依次用乙醇和超纯水分别洗涤,再分散于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0.1g丁二酸酐,反应8h,即得硅烷化修饰的水溶性稀土掺杂纳米晶体;步骤二,靶向分子偶联:1)将步骤二制得的硅烷化修饰的水溶性稀土掺杂纳米晶体分散于0.01mol pH=7.2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加入1.5mmol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亚胺和2.5mmol N‑羟基琥珀酰亚胺反应0.5h;2)向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不同的靶向分子,继续反应4h;步骤三,分别取一定量的5种靶标分子修饰的水溶性稀土掺杂纳米晶体,与离体的细胞、病毒、或者病理组织切片的生物样本共孵育,洗脱未结合的纳米粒子,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成像技术,通过控制延迟时间,结合光谱解析技术,实现生物样本的多重组分“单色多标记”分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9822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