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基于矩阵的分布式编程语言进行自动优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1123.3 | 申请日: | 2016-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6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武永卫;章明星;陈康;郑纬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鄞州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创新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8/41 | 分类号: | G06F8/41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315105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一种对基于矩阵的分布式编程语言进行自动优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用户输入的程序按照预设的编程模型以进行规范化处理;对规范化处理后的程序进行基于数据流的静态分析,以得到各个变量间的数据依赖关系;对规范化处理后的程序进行条件敏感的静态分析,以得到语句间的控制流依赖关系;对规范化后的程序进行分块,以使每一个程序块都可以完全依赖本地的数据,且在完全不进行网络通讯的情况下进行计算,以使程序块的数量最少;在得到的程序块之间插入网络通讯原语,以使网络通讯的开销最小。本发明可以自动地对给定的基于矩阵的程序进行优化,通过减少内存的读取与写入,提升缓存的利用率,减少通讯量等手段将程序的运行效率提升。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矩阵 分布式 编程 语言 进行 自动 优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对基于矩阵的分布式编程语言进行自动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用户输入的程序按照预设的编程模型进行规范化处理;S2:对规范化处理后的程序进行基于数据流的静态分析,以得到各个变量间的数据依赖关系;S3:对规范化处理后的程序进行条件敏感的静态分析,以得到语句间的控制流依赖关系;S4:对规范化后的程序进行分块,以使每一个程序块都可以完全依赖本地的数据,且在完全不进行网络通讯的情况下进行计算,以使程序块的数量最少;以及S5:在得到的程序块之间插入网络通讯原语,以使所述网络通讯的开销最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鄞州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创新中心,未经鄞州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创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0112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