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发酵液中带菌结晶高效提取L-色氨酸的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8910.9 | 申请日: | 2016-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35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宁;刘镇瑜;徐庆阳;谢希贤;杨梦晨;张成林;李燕军;范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09/20 | 分类号: | C07D209/20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塘***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从发酵液中带菌结晶高效分离提取L‑色氨酸的工艺方法,解决现有的膜提取工艺中膜的清洗量大、价格昂贵、环境污染等问题。本发明在不去除发酵液中菌体的情况下,带菌进行低温等电结晶,然后低速离心沉淀晶体,母液中带走绝大部分的菌体、蛋白、色素等杂质,沉淀的晶体经过溶解、活性炭脱色、浓缩结晶、过滤、干燥获得L‑色氨酸晶体,收率达到75.0%以上,纯度达到98.5%以上。本发明工艺流程短,省去了膜过滤与离子交换工艺,减少了能源消耗和废水排放,降低了分离提取过程的成本,整个提取过程中消耗的酸与碱较少,生产成本较低。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酵 带菌 结晶 高效 提取 色氨酸 工艺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从发酵液中带菌结晶高效分离提取L‑色氨酸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a.向L‑色氨酸发酵液中缓慢加入乙酸,开启搅拌,调pH至5.8~5.9,同时缓慢降低结晶温度至5‑10℃,进行低温结晶;b.将经a步得到的结晶液经过低速离心,晶体沉淀,弃去上清液,原发酵液中大部分的菌体、蛋白和色素留在上清液中得以去除,离心条件为1500r/min,5min;c.将b步骤得到的含有少量菌体的L‑色氨酸晶体加重量20‑30倍60‑70℃热水溶解后,加入溶液重量0.5%‑3%的活性炭吸附搅拌脱色,温度控制在60‑70℃,搅拌脱色的时间为20‑30min,4000r/min高速离心10min,获得L‑色氨酸上清液,再次加入溶液重量0.1%‑1%的活性炭脱色20‑30min,过滤获得L‑色氨酸脱色液,560nm下透光度应大于98%;d.将c步骤得到的L‑色氨酸脱色液进行减压浓缩,蒸发至原体积的8%到20%,直至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减压蒸发浓缩,过滤得到L‑色氨酸晶体与母液;e.向d步得到的母液中加入溶液重量0.1%‑1%的活性炭脱色20‑30min,过滤后重复d步骤,进行二次结晶,母液全部循环套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1891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