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棒状ZnO掺杂酯-醚共聚聚氨酯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1363.X | 申请日: | 2016-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6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马驰;王连慧;张家炜;王文博;陈尔凡;郭卓;闫丽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42;C08G18/48;C08G18/32;C08K9/06;C08K7/00;C08K3/22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014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棒状ZnO掺杂酯‑醚共聚聚氨酯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合物基阻尼复合材料制备领域。首先利用水热法制备棒状氧化锌,并用偶联剂对其处理,然后将偶联剂处理后的氧化锌,加入质量比为4:6的酯‑醚共聚聚氨酯预聚体中,之后再加入交联剂,固化后制得成品。采用该方法制得的阻尼材料,不但阻尼温域变宽、阻尼峰值增加,而且具有较好的高温力学性能,克服了传统阻尼材料阻尼峰值高力学性能差的缺点。此外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成品性能稳定,易于工业化生产,可广泛用于减振垫片、降噪涂层及隔音密封件等产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zno 掺杂 共聚 聚氨酯 阻尼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棒状ZnO掺杂酯‑醚共聚聚氨酯阻尼材料制备方法,所述棒状ZnO的制备方法为:将0.1~0.5mol/L的六亚甲基四胺和醋酸锌溶液以体积比为1:1的比例进行混合,保持反应温度为80~90℃,并控制体系的pH值在7~7.8之间,反应5~10小时;反应后的产物经离心机分离,并利用丙酮和水洗涤分别冲洗3遍后,60~70℃条件下烘干3~8小时,制得棒状ZnO;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ZnO掺杂酯‑醚共聚聚氨酯阻尼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a. 棒状ZnO的预处理:将占棒状ZnO质量0.1~10%的偶联剂溶解在丙酮溶液中,然后将制得的棒状ZnO放入该含有偶联剂的丙酮溶液中,在20~35kHz频率条件下,超声分散0.5~1小时,然后再将分散产物60℃条件下烘干12~24小时,制得经偶联剂处理后的棒状ZnO;b. 聚醚型聚氨酯预聚体和聚酯型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将聚醚多元醇与异氰酸酯混合,‑NCO与‑OH的摩尔比例为1.2:1~2:1,在氮气保护条件下,温度70~85℃反应3~8小时,制成聚醚型聚氨酯预聚体;另一方面,将聚酯多元醇与异氰酸酯混合,‑NCO与‑OH的摩尔比为1.2:1~2:1,同样在氮气保护条件下,温度70~85℃反应3~8小时,制成聚酯型聚氨酯预聚体;c. 棒状ZnO掺杂酯‑醚共聚聚氨酯阻尼材料的制备:将聚酯型聚氨酯预聚体和聚醚型聚氨酯预聚体按照质量比4:6混合,之后将5%~30%的棒状ZnO放入混合型聚氨酯预聚体中,并将交联剂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按照计算加入量,放入聚氨酯预聚体混合物中,在50~90℃充分搅拌条件下反应10~30分钟,之后倒入模具中,最后在70~90℃真空干燥12~24小时,制得棒状ZnO掺杂酯‑醚共聚聚氨酯阻尼材料;所述的聚醚多元醇为聚丙二醇PPG、聚乙二醇PEG、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聚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二醇、蓖麻油型聚醚多元醇中的一种;所述的聚酯多元醇为聚已二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苯酐聚酯多元醇、油脂肪酸聚酯多元醇中的一种;所述的异氰酸酯为二异氰酸酯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CHDI、甲基环己烷二异氰酸酯HTDI、1,4苯二异氰酸酯PPDI,降冰片烷二异氰酸酯NBDI中的一种;所述棒状ZnO掺杂酯‑醚共聚聚氨酯阻尼材料由质量比为5%~30%经偶联剂处理后的棒状ZnO和70%~95%的酯‑醚共聚聚氨酯所组成;棒状ZnO为六棱棒状结构,长度为2~20μm,直径0.2~8μm,长度与直径之比为4~20;偶联剂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异丙基三(二辛基焦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双‑(γ‑三乙氧基硅基丙基)四硫化物、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偶联剂用量为棒状ZnO质量的0.1~1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化工大学,未经沈阳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2136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酯增韧型环氧潜固化剂的合成
- 下一篇:水性聚氨酯合成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