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压气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4308.4 | 申请日: | 201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6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曹四;熊良军;何风云;李家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4D29/28 | 分类号: | F04D29/28;F04D29/44;F04D29/68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胡亮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心压气机,包括用于将机械能转化为气体动能的离心叶轮;环绕离心叶轮设置,与离心叶轮形成第一气流通道的引气机匣;位于第一气流通道的出口处,用于将离心叶轮转化后的气体动能转化为压力能的径向扩压器;与径向扩压器相连,用于定位径向扩压器的扩压器内机匣;与引气机匣相连,用于盖住径向扩压器的扩压器外机匣;径向扩压器为楔形扩压器,径向扩压器包括前缘,前缘位于靠近离心叶轮一端,前缘包括尖部及与尖部一体顺延的根部,尖部具有相对根部后掠的后掠面。本发明提供的离心压气机,改变扩压器的前缘形状,能更好地适应离心叶轮出口气流,从而在有效地降低扩压器损失的同时扩展工作范围,提高喘振裕度。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压气 | ||
【主权项】:
1.一种离心压气机,用于提高航空燃气涡轮的辅助动力装置的离心压气机喘振裕度,包括:用于将机械能转化为气体动能的离心叶轮(10);环绕所述离心叶轮(10)设置,与所述离心叶轮(10)形成第一气流通道的引气机匣(20);位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出口处,用于将所述离心叶轮(10)转化后的所述气体动能转化为压力能的径向扩压器(30);与所述径向扩压器(30)相连,用于定位所述径向扩压器(30)的扩压器内机匣(40);与所述引气机匣(20)相连,用于盖住所述径向扩压器(30)的扩压器外机匣(50);所述径向扩压器(30)为楔形扩压器,所述径向扩压器(30)包括前缘(31),所述前缘(31)位于靠近所述离心叶轮(10)一端,所述前缘(31)包括尖部(311)及与所述尖部(311)一体顺延的根部(312),所述根部(312)位于靠近所述扩压器内机匣(40)的一侧,所述尖部(311)位于远离所述扩压器内机匣(40)的一侧,所述尖部(311)具有相对所述根部(312)后掠的后掠面(3111);径向扩压器(30)的前缘(31)增大了尖部(311)与叶轮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得尖部来流更多的参混,能更好地适应离心叶轮(10)的出口气流,从而在有效地降低径向扩压器(30)损失的同时扩展工作范围,提高喘振裕度;其特征在于,对径向扩压器(30)的前缘(31)的尖部斜切,与扩压器外机匣(50)形成尖部间隙,以扩展该离心级的喘振裕度,通过尖部间隙泄露流动以抑制径向扩压器(3 0)吸力面的低能流体聚集,从而延缓径向扩压器(3 0)的失速,达到扩展喘振裕度的目的;对径向扩压器(30)的前缘(31)的尖部(311)直线切削,切削后,尖部(311)靠近离心叶轮(10)的一端具有一锥面(3112),锥面(3112)与后掠面(3111)相连,锥面(3112)与扩压器外机匣(50)之间形成一尖部间隙;沿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宽度方向与所述锥面(3112)所成的夹角为β,β的大小范围为0.1°—15°,β值越大,裕度越大,径向扩压器损失越高;设定后掠面(3111)与锥面(3112)连接的一端为起始端,后掠面(3111)的另一端为终止端,尖部间隙长度TD为尖部间隙的起始端到扩压器外机匣(50)的距离,则尖部间隙长度在径向扩压器(30)的叶片进口处高度b3的0.01—0.3之间,TD值越大,喘振裕度越大,径向扩压器( 30) 损失越高;将TD值设定在0.01—0.3b3之间,从而在有效地降低扩压器损失的同时扩展工作范围,提高喘振裕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3430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