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采过程矿岩结构演化三维连续探测系统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34734.8 | 申请日: | 2016-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8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运森;李元辉;唐忠伟;徐帅;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00 | 分类号: | G01V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郑贤明 |
地址: | 11000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开采过程矿岩结构演化三维连续探测系统与方法,在岩体两侧设置有检波器和冲击震源,将检波器和冲击震源的检测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单元中,并发送给数据到数据中心与处理系统中进行处理。本发明通过上述系统与方法,在三维监测空间内连续自动探测,时间连续,省时省力且探测效果好,误差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测试方法在时间上不连续,由人员操作,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开采 过程 结构 演化 三维 连续 探测 系统 方法 | ||
【主权项】:
开采过程矿岩结构演化三维连续探测方法,其步骤为:1)、在岩体上安装开采过程矿岩结构演化三维连续探测系统(1);2)、通过授时单元(2)定时发送授时信号,使检波器(3)与冲击震源(4)的时钟保持同步;3)、将冲击震源(4)的数据信息和检波器(3)的实时采集波形传输给数据采集单元(5)中,并上传到数据发送到数据中心与处理系统(6)中;4)、数据处理:4a)、确定系统的各个冲击震源(4)和各个检波器(3)的位置坐标,选择网格单元,对探测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形成尺寸相同的网格单元;4b)、将射线路径处理为直线,射线的总时长与路程的计算比值作为初始慢度,将初始慢度赋值给每个网格单元,作为初始模型;通过计算旅行时,进行射线追踪,求得每个网格中射线长度;4c)、采用得到的射线长度和网格内初始慢度表示已知点的旅行时,将实际观测到的旅行时与计算的旅行时做差,得出误差旅行时,从而反演出慢度误差,从而得到网格内慢度的修正值;4d)、完成第一次迭代,再以慢度的修正值作为基础,重复迭代,当计算旅行时与观测旅行时的误差在限定范围内时,输出此次迭代的慢度;5)、冲击震源(4)定期产生不同频率的地震波,并且冲击震源(4)在一定范围内往复移动;重复步骤3)到步骤4),实现岩体结构的连续自动探测,并通过迭代的慢度得到检测范围内矿岩结构的变化值,利用插值算法绘制三维云图,获取区域内矿岩结构的演化过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3473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元触发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GNSS接收机、终端设备及定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