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卧轴啮切式香蕉茎秆粉碎还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9238.X | 申请日: | 2016-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6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喜瑞;王超;李粤;梁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F29/02 | 分类号: | A01F29/02;A01F2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朱印康 |
地址: | 570228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卧轴啮切式香蕉茎秆粉碎还田机,卧轴啮切式香蕉茎秆粉碎还田机由设置在机架上的三点悬挂装置、传动装置和卧轴啮切装置构成。拖拉机的动力经传动装置分别传递给卧轴啮切装置的内转轴切削体和外套筒切削体,实现卧轴啮切装置中内转轴切削体和外套筒切削体的互相反向转动,从而带动内转轴切削体和外套筒切削体的切刀进行香蕉茎秆的啮合式剪切粉碎。本发明采用反向转动的卧轴啮切装置在香蕉生长田间粉碎香蕉秸秆,整机纤维缠绕少、粉碎效率高,能够高效低能耗地完成香蕉茎秆的粉碎还田,避免废弃的香蕉茎秆对环境的污染,适用于香蕉产区的香蕉秸秆粉碎还田作业。 | ||
搜索关键词: | 卧轴啮切式 香蕉 粉碎 还田 | ||
【主权项】:
一种卧轴啮切式香蕉茎秆粉碎还田机,卧轴啮切式香蕉茎秆粉碎还田机由设置在机架(1)上的三点悬挂装置(2)、传动装置(5)和卧轴啮切装置构成;拖拉机的动力经传动装置(5)分别传递给卧轴啮切装置的内转轴切削体和外套筒切削体,实现卧轴啮切装置中内转轴切削体和外套筒切削体的互相反向转动,从而带动内转轴切削体和外套筒切削体的切刀进行香蕉茎秆的啮合式剪切粉碎;所述机架(1)由侧板(101)、滑板(103)、前平板(104)、半圆柱面板(105)和后斜板(106)构成,前平板(104)、半圆柱面板(105)和后斜板(106)前后相连,依次拼接成顶板体,其中,前平板(104)水平设置,后斜板(106)与水平面所夹锐角为25~40°;左右两个侧板(101)互相平行且竖直设置,左右两个侧板(101)的上边沿分别与顶板体的左右两边沿固接,并且顶板体的前平板(104)在机架(1)的前端,左右两个侧板(101)的下边沿分别与左右两个对称设置的水平的滑板(103)上表面固接,在半圆柱面板(105)之下,两个刀辊座孔(102)互相对称设置在左右两个侧板(101)上,并且刀辊座孔(102)的圆心在半圆柱面板(105)圆柱面轴线上,悬挂座Ⅰ(107)固接在后斜板(106)的上表面中部,支撑座由悬挂座Ⅱ(108)、轴承座(109)和牵引轴(110)组成,左右2个支撑座互相平行且对称固接在前平板(104)的上表面的左右两端,支撑座上从前向后依次为牵引轴(110)、轴承座(109)和悬挂座Ⅱ(108);所述三点悬挂装置(2)由悬挂杆Ⅱ(202)和悬挂杆Ⅰ(201)组成,左右两个悬挂杆Ⅱ(202)相对组成人字形挂架,左右两个悬挂杆Ⅱ(202)的下端分别与左右两个悬挂座Ⅱ(108)铰接,悬挂杆Ⅰ(201)的下端与悬挂座Ⅰ(107)铰接,悬挂杆Ⅰ(201)的上端与左右两个悬挂杆Ⅱ(202)的上端铰接后再与拖拉机的牵引装置连接,左右两个牵引轴(110)分别与拖拉机的牵引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5)中,齿轮箱(4)固接在前平板(104)上表面的纵向中心线处,齿轮箱(4)的齿轮机构由三个相互啮合的锥形齿轮Ⅰ(401)、锥形齿轮Ⅱ(402)和锥形齿轮Ⅲ(403)组成,其中,锥形齿轮Ⅰ(401)既和锥形齿轮Ⅱ(402)啮合又和锥形齿轮Ⅲ(403)啮合,三个齿轮的轴线都水平设置且在同一个水平面内,其中锥形齿轮Ⅰ(401)的轴线为纵向设置,向前水平设置的动力输入轴(3)的后端与锥形齿轮Ⅰ(401)固接,并且通过轴承与齿轮箱(4)构成转动连接;向左水平设置的外套筒切削体传动轴(501)的右端与锥形齿轮Ⅱ(402)固接,并且通过左侧的轴承座(109)中的轴承以及齿轮箱左侧板上的轴承与齿轮箱(4)构成转动连接,主动带轮Ⅰ(503)固接在外套筒切削体传动轴(501)的左端,从动带轮Ⅰ(507)固接在外套筒切削体左端外套筒(6)的外套筒外柱面Ⅰ(601)上,外套筒切削体左右两端的外套筒(6)分别通过轴承和设置在左右两个刀辊座孔(102)中的刀辊座(605)与机架(1)构成转动连接,主动带轮Ⅰ(503)、皮带Ⅰ(505)和从动带轮Ⅰ(507)构成外套筒切削体的皮带传动机构;向右水平设置的内转轴切削体传动轴(502)的左端与锥形齿轮Ⅲ(403)固接,并且通过右侧的轴承座(109)中的轴承以及齿轮箱右侧板上的轴承与齿轮箱(4)构成转动连接,主动带轮Ⅱ(504)固接在内转轴切削体传动轴(502)的右端,从动带轮Ⅱ(508)固接在内转轴(7)右端的内转轴右端段(701)上,内转轴(7)置于左右两个外套筒(6)内并且与两个外套筒(6)同轴,内转轴(7)通过两个外套筒(6)内的轴承和两个外套筒(6)构成转动连接,主动带轮Ⅱ(504)、皮带Ⅱ(506)和从动带轮Ⅱ(508)构成内转轴切削体的皮带传动机构;动力输入轴(3)的前端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连接,锥形齿轮Ⅰ(401)、锥形齿轮Ⅱ(402)、外套筒切削体传动轴(501)、主动带轮Ⅰ(503)、皮带Ⅰ(505)和从动带轮Ⅰ(507)构成外套筒切削体的传动机构,把从动力输入轴(3)输入的动力传递给外套筒切削体,锥形齿轮Ⅰ(401)、锥形齿轮Ⅲ(403)、内转轴切削体传动轴(502)、主动带轮Ⅱ(504)、皮带Ⅱ(506)和从动带轮Ⅱ(508)构成内转轴切削体的传动机构,把从动力输入轴(3)输入的动力传递给内转轴切削体,内转轴切削体和外套筒切削体互相反向转动;所述卧轴啮切装置由内转轴切削体和外套筒切削体构成;所述外套筒切削体由2个外套筒(6)、4个刀座Ⅰ(604)和2把切刀Ⅰ(8)构成,外套筒(6)的外柱面为由外套筒外柱面Ⅰ(601)、外套筒外柱面Ⅱ(602)和外套筒外柱面Ⅲ(603)组成的台阶结构,外套筒外柱面Ⅲ(603)的外径最大,外套筒外柱面Ⅱ(602)的外径为其次,外套筒外柱面Ⅰ(601)的外径最小,在每一个外套筒(6)上的同一条直径上,2个刀座Ⅰ(604)对称固接在外套筒外柱面Ⅲ(603)上;左右两个外套筒(6)对称设置且轴线重合,切刀Ⅰ(8)的两端通过切刀固定块Ⅰ(802)分别与左右两个外套筒(6)上互相对称的2个刀座Ⅰ(604)固接,刀片Ⅰ(801)刃口的朝向和作业时外套筒(6)的转向一致,外套筒切削体通过固接在外套筒外柱面Ⅱ(602)上的轴承和刀辊座(605)与机架(1)构成转动连接;所述内转轴切削体由内转轴(7)、4个刀座Ⅱ(703)和2把切刀Ⅱ(9)构成,内转轴(7)为阶梯轴,右端为内转轴右端段(701)用于固接从动带轮Ⅱ(508),中间为内转轴中段(702),在内转轴中段(702)的每一端,两个刀座Ⅱ(703)在内转轴(7)的同一条直径上对称固接在内转轴中段(702)上,并且两端的刀座Ⅱ(703)在同一个平面内,切刀Ⅱ(9)通过两端的切刀固定块Ⅱ(902)固接在内转轴(7)两端同一侧的刀座Ⅱ(703)上,刀片Ⅱ(901)刃口的朝向和作业时内转轴(7)的转向一致;在每个外套筒(6)内都有轴承Ⅰ(704)和轴承Ⅱ(705)分别固接在外套筒(6)的外套筒内柱面Ⅱ(607)和外套筒内柱面Ⅰ(606)上,内转轴(7)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个外套筒(6)内的轴承Ⅰ(704)和轴承Ⅱ(705)固接,使内转轴(7)和外套筒(6)成为卧轴共轴体,内转轴(7)外柱面和外套筒(6)内柱面之间有间隙,内转轴切削体与外套筒切削体之间的同轴转动连接组成卧轴啮切装置;切刀Ⅰ(8)的圆柱面回转轨迹和切刀Ⅱ(9)的圆柱面回转轨迹同轴,切刀Ⅰ(8)的圆柱面回转半径大于切刀Ⅱ(9)的圆柱面回转半径32~40mm,内转轴切削体和外套筒切削体互相反向转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49238.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黄种植方法
- 下一篇:采棉机的气缸式储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