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向不对称张拉预应力束道理论伸长量的确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50365.1 | 申请日: | 2016-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1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周联英;范厚彬;丁智;蒋吉清;廖娟;虞兴福;张茹;孙苗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B28B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周恺丰 |
地址: | 31001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不对称张拉预应力束道理论伸长量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于设计采用两端张拉并且尺寸沿结构不对称布置的预应力束道,假设预应力最低点在预应力束道的第i段上,预应力最低点距第i段起始段的距离为X,相应的弯起角为θi1,则距第i段终端的距离为(li‑X),相应的弯起角为θi2,θi1+θi2=θi;按照式1计算X;把已知设计参数代入式1求得X,确定预应力最低点位置;最后从预应力最低点位置将预应力筋束道分成左右两段,按照给出的公式计算预应力束道理论伸长量。本发明方法解决了不对称布置的两端张拉预应力筋伸长量难以计算的问题,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提供了便利。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不对称 预应力 道理 伸长 确定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双向不对称张拉预应力束道理论伸长量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工作:通过实验确定孔道偏差系数k和测量孔道壁摩阻系数μ;步骤1,对于设计采用两端张拉并且尺寸沿结构不对称布置的预应力束道,设计所述预应力束道共分n段,每段结构尺寸参数为:l1、l2、l3、l4…ln;θ1、θ2、θ3、θ4、…θn;假设预应力最低点在预应力束道的第i段上,1≦i≦n,预应力最低点距第i段起始段的距离为X,相应的弯起角为θi1,则距第i段终端的距离为(li‑X),相应的弯起角为θi2,θi1+θi2=θi;按照式1计算X:
步骤2,把已知设计参数代入式1求得X,确定预应力最低点位置;步骤3,从预应力最低点位置将预应力筋束道分成左右两段,按照式2和式3计算预应力束道理论伸长量;![]()
式2中,l为预应力筋长度,Ep为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Ap为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Pp为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对于直线型的预应力束道分段Pp取张拉端的拉力;对于曲线型的预应力束道分段Pp按式3计算;式3中,P为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x为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θ为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k为孔道偏差系数、μ为孔道壁摩阻系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未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5036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