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窝状结构增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61186.8 | 申请日: | 201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5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周科朝;魏秋平;马莉;余志明;张龙;叶文涛;张岳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10 | 分类号: | C22C1/10;C22C1/05;C22C26/00;C23C16/26;C23C16/27;C23C16/50;C08L63/00;C08L83/04;C08K9/10;C08K3/08;C08K7/2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蜂窝状结构增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由蜂窝状衬底材料、高导热膜层、基体材料和高导热颗粒组成,蜂窝状衬底材料为金属,高导热材料可为金刚石、石墨烯、碳纳米管中的单一物质或多种复合,基体材料为高导热金属材料或聚合物材料。本发明复合材料沿蜂窝状结构方向上形成连续的快速导热通道,且沿蜂窝轴向具有更好的定向导热性能,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热的分级管理,材料利用率更高。此外,蜂窝结构具有可设计性强、质量稳定、高强轻质的特点,可满足航天航空、船舶、交通运输等领域对高性能轻质散热材料的需求。适于工业化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窝状 结构 增强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蜂窝状结构增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材料包括蜂窝状增强体和基体材料,所述基体材料为高导热金属或聚合物;所述蜂窝状增强体是在蜂窝状衬底上包覆有高导热材料,所述的高导热材料选自金刚石/石墨烯膜、金刚石膜/碳纳米管、石墨烯膜/碳纳米管、金刚石/石墨烯/碳纳米管膜中的一种;蜂窝状结构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第一步:制备蜂窝状增强体将蜂窝状结构衬底清洗、烘干;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在金刚石表面沉积高导热材料;高导热材料金刚石、石墨烯、碳纳米管的沉积工艺参数为:金刚石CVD沉积参数为:含碳气体占炉内全部气体质量流量百分比为0.5‑10%;生长温度为600‑1000℃,生长气压为103‑104Pa;石墨烯CVD沉积参数为:含碳气体占炉内全部气体质量流量百分比为0.5‑80%;生长温度为400‑1200℃,生长气压为5‑105Pa;碳纳米管CVD沉积参数为:含碳气体占炉内全部气体质量流量百分比为5‑50%;生长温度为400‑1300℃,生长气压为103‑105Pa;通过对CVD沉积炉内施加等离子体和磁场诱导,并实时调节碳气流量、生长温度、生长气压,实现高导热材料金刚石/石墨烯、金刚石/碳纳米管、金刚石/石墨烯/碳纳米管膜的CVD沉积,沉积参数为:金刚石CVD沉积参数为:含碳气体占炉内全部气体质量流量百分比为0.5‑10%;生长温度为600‑1000℃,生长气压103‑104Pa;石墨烯CVD沉积参数为:含碳气体占炉内全部气体质量流量百分比为0.5‑80%;生长温度为400‑1200℃,生长气压为5‑105Pa;等离子电流密度为0.1‑50mA/cm2;沉积区域中磁场强度为100高斯至30特斯拉;碳纳米管CVD沉积参数为:含碳气体占炉内全部气体质量流量百分比为5‑50%;生长温度为400‑1300℃,生长气压103‑105Pa;等离子电流密度0‑30mA/cm2;沉积区域中磁场强度为100高斯至30特斯拉;高导热材料厚度为0.34nm‑1mm;第二步:将蜂窝状增强体与基体进行复合,得到蜂窝状结构增强金属基或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蜂窝状增强体与金属基体复合时,采用冷压烧结、热压烧结、等离子烧结、无压熔渗、压力熔渗、铸造中的一种技术进行复合;蜂窝状增强体与聚合物基体复合时,采用浸渍固化成型、注射成型、压制成型、滚塑成型、注塑成型、挤塑成型、层压成型、流延成型中的一种技术进行复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6118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