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发电型智能自适应减振风力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76023.7 | 申请日: | 2016-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049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袁曦明;袁一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F03D9/25 | 分类号: | F03D9/25;F03D1/06;F03D7/02;F03D7/04;H02K7/18;H02N2/1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朱宏伟;唐万荣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发电型智能自适应减振风力机,包括:自适应减振风力叶片、轮毂、机能、塔架、中央控制器;所述自适应减振风力叶片包括:叶片阻尼压电腹板、叶片阻尼压电肋板、双曲面阻尼压电发电器、叶片多孔调控器、叶片振动传感器、蒙皮、叶片根部、叶片尖部;所述叶片阻尼压电腹板装配在叶片内部靠近叶片中部或/和其它位置所述双曲面阻尼压电发电器安装在叶片内部;所述叶片阻尼压电肋板装配在叶片内部靠近叶片尖部、叶片根部位置。本发明风力机包括:风力压电发电工作模块和风力发电机发电工作模块,既能够智能实现减小叶片过大振动来维持叶片安全工作,又能够吸收叶片振动过大能量产生压电发电,来增强风力机的发电量。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 智能 自适应 风力机 | ||
【主权项】:
1.一种双发电型智能自适应减振风力机,包括塔架、机舱和风力发电机,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适应减振风力叶片、叶片阻尼压电腹板、叶片阻尼压电肋板和双曲面阻尼压电发电器;所述叶片阻尼压电腹板装配在叶片内部靠近叶片中部,所述叶片阻尼压电肋板装配在叶片内部,所述双曲面阻尼压电发电器安装在叶片内部;还包括:风力压电发电工作模块、风力发电机发电工作模块;所述风力压电发电工作模块包括:双曲面阻尼压电发电器、叶片阻尼压电腹板、叶片阻尼压电肋板、叶片多孔调控器、叶片振动传感器;所述风力发电机发电工作模块包括:风力发电机、叶片桨距角调节器、风力参数传感器、轮毂、机舱、塔架;所述机舱包括:风轮轴承、传动系统、齿轮箱、刹车系统;所述风力发电机、叶片桨距角调节器装配在机舱内;所述风力压电发电工作模块、风力发电机工作模块与电网或蓄电池相连接;所述风力压电发电工作模块、风力发电机工作模块与中央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叶片多孔调控器包括:多孔调控装置、多个孔洞、孔洞调控板和孔洞调控板连接件;所述多孔调控装置包括采用:超磁致伸缩调控器、电流致伸缩调控器、形状记忆合金弹簧调控器或电控继电器;所述孔洞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孔洞设置在叶片的蒙皮上;中央控制器给叶片多孔调控器指令信号,多孔调控器通过调控板连接件带动孔洞调控板,来调控孔洞的开启、关闭以及孔洞开启大小及数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7602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