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棒束孢微菌核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77488.4 | 申请日: | 2016-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5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宋章永;王中康;殷幼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N63/04;A01P7/0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45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棒束孢微菌核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发酵方法包括:1)制备棒束孢孢子接种体;2)微菌核诱导培养:将步骤1中制备的棒束孢孢子接种体加入诱导培养液中振荡培养6~8天;3)发酵液过滤,弃去上清液,得到微菌核沉淀,干燥,保存。还公开了棒束孢微菌核在防治粉虱类害虫中的应用以及一种防治粉虱类害虫的生防制剂。本发明方法生产的微菌核能够适应高温、干旱、强紫外等外界不良环境,具有抗逆耐储、货架期长和持续控害的特点;微菌核发酵周期短,生产成本低、工艺可控性强,所用原料易于获取。微菌核可以用作制备新型杀虫真菌制剂的活性成分。 | ||
搜索关键词: | 棒束孢微 菌核 培养 方法 及其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棒束孢微菌核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棒束孢孢子接种体:将活化的棒束孢的孢子或菌丝体接种于PDA平板培养基上,在22~25℃下培养10~14天,用0.1~0.5% Tween‑80将平板上的分生孢子洗下,制备成1.0×108孢子/毫升的孢子悬浮液,按照5%的接种量接种到1/4SDA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4‑36h,即得到用于微菌核诱导培养的接种体;2)微菌核诱导培养:将步骤1)中制备的棒束孢孢子接种体加入诱导培养液中,25~28℃,200~250 rpm摇床振荡培养6~8天;所述诱导培养液中含有的原料及其含量如下:KH2PO4:3.5~4.5 g/L、CaCl2·2H2O:0.7~0.9g/L、MgSO4·7H2O:0.5~0.7g/L、CoCl2·6H2O:36~38 mg/L、MnSO4·H2O:15~17mg/L、ZnSO4·7H2O:13~15mg/L、FeSO4·7H2O:0.15~0.35 g/L、维生素K3:0.0096‑0.0172g/L、二甲亚砜溶液:0.05‑0.1mL/L、葡萄糖:17~35 g/L、酵母膏:4.5~5.5 g/L、蛋白胨:2.0~3.0g/L;将步骤2)振荡培养得到的发酵液过滤,弃去上清液,得到微菌核沉淀,干燥,保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7748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筛选高产α毒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方法
- 下一篇:一种米曲霉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