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秧棚幼苗生长的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78087.0 | 申请日: | 2016-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189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曹兰英;何平;王恒春;王新勇;闫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泽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10 | 分类号: | B64C27/10;B64C25/58;B64D1/18;B64D4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汉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99 | 代理人: | 周丹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中国(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秧棚幼苗生长的无人机,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上方的发电装置和飞行机构、设置在本体的底部的支撑机构和喷洒机构,所述本体上还设有语音播放器,该基于物联网的用于秧棚幼苗生长的无人机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能够保证用户对无人机进行远程操控,提高了无人机的智能化;而且在低频脉冲发生电路中,通过第一电容的充放电,能够实现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导通和截止,使蜂鸣器中发出间隔的低频脉冲声,保证了无人机的可靠性,同时该电路结构简单,降低了无人机生产成本,提高了其市场竞争力;不仅如此,加入了喷洒机构,保证了农药从喷洒口中有规律的播撒下来,保证了对秧棚幼苗的生长的可靠性,提高了无人机的实用性。 | ||
搜索关键词: | 幼苗生长 物联网 喷洒机构 保证 低频脉冲发生电路 无线通讯模块 三极管导通 市场竞争力 语音播放器 低频脉冲 电路结构 发电装置 飞行机构 远程操控 支撑机构 充放电 蜂鸣器 三极管 智能化 电容 幼苗 喷洒 生产成本 播撒 截止 农药 生长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秧棚幼苗生长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2)、设置在本体(2)上方的发电装置(1)和飞行机构、设置在本体(2)的底部的支撑机构和喷洒机构(7),所述本体(2)上还设有语音播放器(9);所述喷洒机构(7)包括农药盒(15)和设置在农药盒(15)底部的喷洒组件,所述农药盒(15)的底部设有喷洒口(23),所述喷洒组件通过喷洒口(23)与农药盒(15)的内部连通,所述喷洒组件包括偏心轮(16)、连接杆(19)和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包括设置在农药盒(15)的底部的滑槽(20)、推杆(21)和滑块(22),所述连接杆(19)的一端通过设置在偏心轮(16)上的偏心轴(18)与偏心轮(16)铰接,所述连接杆(19)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在推杆(21)上的铰接轴(24)与推杆(21)铰接,所述滑槽(20)位于偏心轮(16)的一侧,所述喷洒口(23)位于滑槽(20)内且远离偏心轮(16),所述滑块(22)固定在推杆(21)的一端且与喷洒口(23)匹配,所述偏心轮(16)的中心设有转轴(17);所述本体(2)内设有中央控制装置,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包括无线通讯模块和低频脉冲发生模块,所述低频脉冲发生模块与语音播放器(9)电连接,所述低频脉冲发生模块包括低频脉冲发生电路,所述低频脉冲发生电路包括可调电阻(RP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开关(S1)、电池(BT1)和蜂鸣器(BL),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一电容(C1)、蜂鸣器(BL)、电池(BT1)和开关(S1)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可调电阻(RP1)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池(BT1)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与电池(BT1)和蜂鸣器(BL)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一电容(C1)和蜂鸣器(BL)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泽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泽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7808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方向控制机构的双翼飞行器
- 下一篇:直升机机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