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激光尾波场和沟道效应的光子辐射源产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87825.8 | 申请日: | 2016-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77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9-28 |
发明(设计)人: | 祝庆军;甘龙飞;赵子甲;马燕云;李佳;刘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4/00 | 分类号: | H01S4/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激光尾波场和沟道效应的光子辐射源产生方法,首先使用激光与激光靶系统相互作用,通过尾波场加速产生带电粒子,然后所产生带电粒子入射晶体靶系统,通过沟道效应产生光子。本发明有效改善了光子辐射源的能量、时间、空间等品质,能够获得能量分布近似高斯、脉冲宽度达到飞秒、前向性良好的光子辐射源。本发明所产生光子辐射源,可用于建设超快强脉冲γ激光源。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激光 尾波场 沟道 效应 光子 辐射源 产生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激光尾波场和沟道效应的光子辐射源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三个硬件系统:激光器发生器系统(1)、激光靶系统(3)、晶体靶系统(5);具体实现步骤如下:首先使用激光发生器系统(1)产生激光束(2)轰击激光靶系统(3),导致激光靶系统(3)产生激光尾波场,激光尾波场加速带电粒子产生高能带电粒子(4);然后所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4)轰击晶体靶系统(5),高能带电粒子(4)被晶体靶系统(5)的晶面或晶轴捕获发生沟道效应,高能带电粒子(4)在沟道效应过程中产生光子(9);同时,沿着光子(9)传播方向布置一个磁场区(6),利用磁场将带电粒子(7)偏转到收集器(8)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8782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