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应急照明灯具电源及LED应急照明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90652.5 | 申请日: | 2016-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284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袁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英朗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赵永辉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LED应急照明灯具电源,将市电整流滤波单元、功率因数校正单元、照明开关信号检测单元、市电电压高速监测隔离单元、电池反接保护及充放电管理单元、恒流恒压转换单元、可关断辅助恒流电源单元、功率逆变单元和微控制器单元集成到一起,实现了整流滤波、功率因数校正、恒流恒压转换、照明开关信号检测、市电电压监测、市电供电与备用电池供电切换、电池保护及充放电管理、功率逆变等功能,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LED应急电源、LED驱动电源等多个部件,以解决现有LED应急照明灯具电源部件多、兼容性差、易老化、体积大、不易组装等问题,具有集成度高、兼容性好、可靠耐用、体积小、易安装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led 应急 照明 灯具 电源 | ||
【主权项】:
1.一种LED应急照明灯具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市电整流滤波单元、功率因数校正单元、照明开关信号检测单元、市电电压高速监测隔离单元、电池反接保护及充放电管理单元、恒流恒压转换单元、可关断辅助恒流电源单元、功率逆变单元和微控制器单元;所述市电整流滤波单元与市电电源、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单元、所述照明开关信号检测单元、所述市电电压高速监测隔离单元和所述电池反接保护及充放电管理单元均连接,用于对市电进行整流滤波;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单元与所述市电整流滤波单元、所述恒流恒压转换单元、所述照明开关信号检测单元和所述可关断辅助恒流电源单元均连接,用于功率因数校正;所述恒流恒压转换单元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单元、所述功率逆变单元、所述可关断辅助恒流电源单元和所述照明开关信号检测单元均连接,用于进行直流恒流恒压转换,所述恒流恒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还作为所述LED应急照明灯具电源的输出端用于为LED照明灯供电;所述照明开关信号检测单元与所述市电整流滤波单元、所述功率逆变单元、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单元、所述恒流恒压转换单元和照明开关均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照明开关的开关状态;所述市电电压高速监测隔离单元与所述市电整流滤波单元和所述微控制器单元均连接,用于监测市电电压,并将监测结果发送给所述微控制器单元;所述可关断辅助恒流电源单元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单元和所述恒流恒压转换单元均连接,用于实现所述恒流恒压转换单元及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单元的辅助快速启动;所述电池反接保护及充放电管理单元与所述市电整流滤波单元、所述微控制器单元、所述功率逆变单元和电池均连接,用于为所述电池提供反接保护以及对所述电池进行充放电管理;所述功率逆变单元与所述电池反接保护及充放电管理单元、所述微控制器单元、所述恒流恒压转换单元和所述照明开关信号检测单元均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微控制器单元发送的逆变信号将所述电池的低压电能转换为高压电能输出给所述恒流恒压转换单元;所述微控制器单元与所述市电电压高速监测隔离单元、所述电池反接保护及充放电管理单元和所述功率逆变单元均连接,用于对连接的单元进行监测或控制;所述市电整流滤波单元、功率因数校正单元、照明开关信号检测单元、市电电压高速监测隔离单元、电池反接保护及充放电管理单元、恒流恒压转换单元、可关断辅助恒流电源单元、功率逆变单元和微控制器单元,采用STM技术贴装于一个PCB电路板上;所述照明开关信号检测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ZD2)、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18)和第一三极管(Q8);所述第一电阻(R10)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接线端子(P4)与所述照明开关的一端(L1)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1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12)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12)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5)的正极和所述第四电阻(R18)的第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市电整流滤波单元中整流桥前的L相线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5)的负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D6)的负极、所述第一电容(C2)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R27)的第一端、所述恒流恒压转换单元均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6)的正极与所述第六电阻(R30)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R34)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ZD2)的负极均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3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八电阻(R3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31)的第二端与所述功率逆变单元、所述第二电容(C18)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R34)的第二端、所述第九电阻(R35)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Q8)的基极均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8)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十电阻(R6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R61)的第二端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单元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8)的发射极、所述第二电容(C18)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九电阻(R35)的第二端共接于高压直流电负极,所述第九电阻(R35)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七电阻(R3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3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ZD2)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ZD2)的正极、所述第五电阻(R27)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C2)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电阻(R18)的第二端共接于高压直流电负极,所述第四电阻(R18)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英朗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英朗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9065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B布线方法及PCB
- 下一篇:两阶式发光二极管安全监控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