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丘坡地巴戟天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98295.7 | 申请日: | 2016-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15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03 |
发明(设计)人: | 游永铃;陈清;鞠建文;张俊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市柘参种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丘坡地巴戟天栽培方法,涉及中药材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选地、整地、选种种植、田间管理以及采收加工五大步骤。本发明简化了采收,与传统田间种植法可节约采收用工成本一半以上,且收获产量高、成品完整性好,商品性高,缩短生长周期、同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山坡地的经济开发,适用于不同产地巴戟天的栽培,特别是适用于南方多山坡地的综合开发,可用于规模化生产巴戟天药材。同时因巴戟天喜旱怕涝,坡地种植解决了种植水涝等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丘 坡地 巴戟天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山丘坡地巴戟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选地:选择海拔200-700米,坡度30°~60°的稀疏林段;整地:冬季将步骤(1)所选林段地里的野草杂木砍掉、晒干烧作肥料,并施足基肥,再翻土,把泥土打碎;依地形顺坡间距1米开好排水沟,畦间距30cm;选种种植:选择经驯化半年的组培苗或巴戟天的扦插苗作为种苗,起苗后将种苗修剪成18‑22 cm大小并带3‑4个茎节的小苗,并立即用黄泥浆蘸根;种植穴为株距20~30 cm,每穴栽苗2~3株,压实泥土,并浇水,待水下渗后上盖一层松土使小苗露出土面不要超过2 cm;田间管理;采收加工:巴戟天定植3年以上即可采收,全年均可进行收获,起挖后随即抖去泥土,采挖时从坡底层开始采挖,底层深挖采收,同时沿坡往上采挖,上层土向下翻挖采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市柘参种业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市柘参种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9829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公害番茄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白芨种茎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