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含烃类废水的靶向催化剂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18965.7 | 申请日: | 2016-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19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曹普晅;尹胜奎;赵毓璋;曹文彬;曹海燕;耿天甲;赵童;曹嵩;吴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今大禹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34 | 分类号: | B01J23/34;B01J23/83;C02F1/7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宣言律师事务所 11509 | 代理人: | 赵建刚 |
地址: | 10019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处理含烃类废水的靶向催化剂制备方法,在40‑80℃的去离子水中溶解活性组分盐为5‑15%的溶液;加入铵盐使pH升高到6.5‑7.5,继续保持该温度以60‑100转/分的速度搅拌40‑80分钟;过滤,并用去离子水清洗3‑5次;于100‑110℃的马弗炉中干燥3‑6小时得到粒状粉末,按质量百分比为10‑30%的上述粒状粉末、2‑4%的润滑剂、5‑15%的胶凝剂、50‑80%的氧化铝粉末和1‑3%的扩孔剂,混合并搅拌均匀滚至2‑8mm时取出;置于100‑200℃的烘箱中干燥3‑5小时;然后置于400‑800℃的马弗炉内焙烧2‑6小时。本发明靶向催化剂进行处理,专一性强,效率高,难降解有机物分解彻底;本发明的靶向催化剂比表面积较大、活性较高,对臭氧分子的捕捉和吸附能力极强,臭氧利用率远大于传统臭氧催化氧化工艺。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含烃类 废水 靶向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处理含烃类废水的靶向催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步骤(1),在40‑80℃的去离子水中溶解活性组分盐,制备成质量浓度为5‑15%的溶液;然后加入铵盐使pH升高到6.5‑7.5之间,此时溶液中开始形成沉淀,继续使溶液维持40‑80℃,以60‑100转/分的速度搅拌40‑80分钟;所述的活性组分盐为混合稀土氯化物,FeCl3、MnCl2、NiCl2、ZnCl2、CuCl2或CoCl2中的一种或几种;步骤(2),将步骤(1)中获得的浆液过滤,并用去离子水清洗3‑5次,直至浆液能够顺利的通过过滤器;步骤(3),清洗后的浆液于100‑110℃的马弗炉中干燥3‑6小时得到粒状粉末,将其置于干燥器中备用;步骤(4),按质量百分比为10‑30%的上述粒状粉末、2‑4%的润滑剂、5‑15%的胶凝剂、50‑80%的氧化铝粉末和1‑3%的扩孔剂,总质量为100%;混合并搅拌均匀后投入到造粒机中,滚至2‑8mm时取出,得到成型催化剂;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所述成型催化剂置于100‑200℃的烘箱中干燥3‑5小时;然后置于400‑800℃的马弗炉内焙烧2‑6小时,得到处理含烃类废水的靶向催化剂;步骤(1)中,所述混合稀土氯化物以氧化物计,其中包括La2O3的质量百分比为34.18%,CeO2的质量百分比为65.62%,Pr6O11及Nd2O3的质量含量均小于0.01%;步骤(1)中所述的铵盐为碳酸铵或者碳酸氢铵;步骤(4)中,所述润滑剂为石墨或硬脂酸中的一种;所述扩孔剂为淀粉、木屑、活性炭或纤维素中的一种;所述的胶凝剂为稀硝酸或者铝溶胶;步骤(4)中,当所述胶凝剂为稀硝酸时,混合时所述胶凝剂的质量浓度为2‑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今大禹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今大禹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1896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