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乙烯醇/壳聚糖固体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19938.1 | 申请日: | 2016-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40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江献财;孙玉俊;胡海凤;侯琳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7/12 | 分类号: | C08J7/12;C08J7/14;C08J5/18;C08J3/24;C08L29/04;C08L5/08;C08K3/16;H01M8/1041;H01M8/1044;H01M8/1069;H01M8/107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醇/壳聚糖固体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采用可同时溶解壳聚糖和增塑改性聚乙烯醇/壳聚糖复合材料的路易斯酸性无机盐氯化铝水溶液为壳聚糖溶剂,避免了在壳聚糖的溶解中醋酸等挥发性有机酸的使用,制备得到原始聚乙烯醇/壳聚糖复合薄膜,通过后续加入甲醛溶液中浸泡的方式进行交联,并将交联后的聚乙烯醇/壳聚糖薄膜放入NaOH溶液中浸泡改性得到聚乙烯醇/壳聚糖固体电解质薄膜。所制备的聚乙烯醇/壳聚糖固体电解质薄膜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能和尺寸稳定性,薄膜的离子导电性大大增强,离子电导率达1.06×10‑2(S·cm‑1),甲醇透过率达5.23×10‑6(cm2·s‑1)。 1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醇 电解质薄膜 壳聚糖固体 制备 壳聚糖 交联 壳聚糖复合材料 挥发性有机酸 氯化铝水溶液 醋酸 壳聚糖薄膜 离子导电性 离子电导率 路易斯酸性 溶解壳聚糖 无机盐 复合薄膜 甲醛溶液 浸泡改性 耐水性能 增塑改性 透过率 溶剂 放入 甲醇 薄膜 浸泡 应用 溶解 | ||
(1) 将壳聚糖溶于氯化铝水溶液中,水浴搅拌制备壳聚糖溶液,将聚乙烯醇加入去离子水中,水浴搅拌制备聚乙烯醇溶液,将所得壳聚糖溶液与聚乙烯醇溶液水浴下搅拌共混0.5 h;
(2) 将步骤(1)所得混合溶液于50~60 ℃下真空干燥48 h得到聚乙烯醇/壳聚糖薄膜;
(3) 将步骤(2)所得的聚乙烯醇/壳聚糖薄膜加入到甲醛和丙酮的混合溶液中,所述的甲醛和丙酮的混合溶液中还加入了盐酸作催化剂,其中甲醛:丙酮:盐酸的体积比为1:2:0.01,交联反应1 h后取出,并用去离子水冲洗3次除去残留在膜表面的有机溶剂,得到甲醛交联的聚乙烯醇/壳聚糖薄膜;
(4) 将步骤(3)中制备的甲醛交联的聚乙烯醇/壳聚糖薄膜在50 ℃真空烘箱中干燥24 h后,放入NaOH溶液中25 ℃下浸泡2 h,制得聚乙烯醇/壳聚糖固体电解质薄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醇/壳聚糖固体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氯化铝水溶液中氯化铝的质量分数为1 wt%~3 wt%,壳聚糖溶液中壳聚糖的质量分数为2 wt%~5 wt%,聚乙烯醇溶液质量分数为5 wt%~10 wt%。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醇/壳聚糖固体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加入的聚乙烯醇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2~4: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醇/壳聚糖固体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聚乙烯醇/壳聚糖薄膜与甲醛和丙酮的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1:10~2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醇/壳聚糖固体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水浴温度均为85~9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醇/壳聚糖固体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使用的NaOH溶液质量分数为30 wt%~40 wt%。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聚乙烯醇/壳聚糖固体电解质薄膜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制备的聚乙烯醇/壳聚糖固体电解质薄膜用于直接固体燃料电池隔膜领域。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1993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